通讯员 周佳丽 记者 熊艳
5月6日晚,浙江音乐学院“尽善讲堂”第三讲在音乐厅如期而至。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以“职业钢琴家——只有毅力和努力才能让花绽放在沙漠中”为题,通过现场访谈互动的形式,与浙音学子畅谈音乐之路。
“我与钢琴结缘最早是因为小时候喜欢《猫和老鼠》《变形金刚》《西游记》等动画片的配乐,我在旁边默默地听,自己尝试在钢琴上摸索弹奏,享受不同的动画角色带给我的音乐体验”。访谈伊始,郎朗回顾了自己儿时学习钢琴的经历,感谢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启蒙恩师朱雅芬教授和传授他踏板技巧的约瑟夫•班诺维茨教授。
从80场到100场再到150场,“空中飞人”郎朗不断刷新他的演出记录,除了强大的音乐底蕴,更多的是他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在郎朗的字典里,没有纯粹的“枯燥”“乏味”,音乐对于郎朗而言,是值得用全部热情和渴望去追求的事情。“音乐与艺术没有顶点,也没有高度,只要一听艺术家的作品,我就感觉自己非常渺小”,职业钢琴家之路并不容易,郎朗始终保持着饥饿感来不断吸取养分,通过与顶级交响乐团、指挥家的合作,不断提升音乐修为。
对于音乐教育,郎朗一直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学习音乐”,在学习中,不能盲目地追风,家长和老师要充分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做到“平衡教育”、“奖惩分明”。孩子们在练习曲目的过程中,要先学会制定目标,不断拆分段落进行练习,再结合大师班的聆听,达到一定的成效。能不能成为音乐家不是最终的目的,只要有一颗坚持进取的心,音乐定会给学习者带来不一样缤纷硕果。
现场,浙音党委书记胡建新为郎朗颁发了浙江音乐学院名誉教授的聘书。郎朗向学院赠送了自己的新专辑《钢琴书》。
“尽善讲堂”是浙江音乐学院倾力打造的校园知名文化品牌,希望通过邀请国内外艺术大师、文化大家、社会精英走进浙音,面对面与师生互动交流,感知艺术,体味人生,教育引导师生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养份,从名家大师身上汲取力量,锻造品格,树立自信,感受 “事必尽善”的力量和传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艺术人生之路提供精神动力。
编辑 杨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