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川
今年清明前夕,我接到杭高校庆办高利老师的电话,邀我陪同学校领导和老师到鸡笼山马坡岭,凭吊杭高前身养正书塾的创始人---林启的墓地。
在清静的林启墓前,我们缅怀一番,并恭恭敬敬地三鞠躬致意。我还讲述了从1964年12月孤山迁墓至2005年落成墓地的经过。
归来途中,高利老师向我讲述了杭高一百二十年来的沿革和确定校庆纪念日的由来,考据相当翔实。使我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之中。
我是1958届的初中毕业生,当年是以1908年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在贡院办学开始的。
1958年校庆五十年时,金亮校长、崔东伯副校长在校庆纪念会上的讲话:“我们一定要保持和发扬杭高的优良传统”、“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就要与别的学校不一样”……
至今,这句句铿锵有力的话,我依然记忆犹新。
毕业三十年、校庆八十年(1988)的时候,我在报上看到母校要举办八十周年校庆的讯息,便向母校校庆办寄了一副“贺杭州一中校庆八十周年”的联语:
“杭城风范,八十春秋,树人基石,母校恩德感天下;
高飞远走,万千师生,筑英华夏,功业留芳海内外”。
殊不知,校庆办的董舒林老师来信邀我到校去见个面。他和王慕祯老师说,我的这副联语写得好,将“杭高”和鲁迅(周树人)、蒋筑英的名字都嵌进去了,还将杭高人的精神风貌都体现出来了,此联已入选校庆八十周年纪念册。
1999年杭高校庆100周年时,校庆办的高宁老师见到我,非常热情地接待我,还陪我参观校史展览,当看到校史中有一段“文革”期间的史料缺失时,他深感遗憾。高老师说:杭高校史中,不能没有这段历史。
世上的事,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情插柳柳成荫的。2001年9月,我在“二百大”收藏品市场的地摊上,忽然见到厚厚的一册《东方红》文字材料,一看是“杭一中”,内中记述了从1966年至1976年间,杭一中所发生的大事记,我如获至宝,只花了10块钱买了回来,国庆节一过,我就将《东方红》捐赠给母校,高宁老师见后说:校史终于补缺了。
2007年6月7日,杭高前身养正书塾的创始人、林启的曾孙林衍茂一行九人,在我的陪同下,到杭州祭扫先祖墓后,提出要看一看先祖创办的杭州高级中学的现况。这天下午,他们受到校领导的热情接待,参观校史陈列馆后,他们问及贡院还有遗物吗?当时大家不觉一怔。
后来,学校的领导和陈卓宏、李军良老师对我说,希望我能留心留心贡院的遗物,就是一纸半页也是好的。
过了两年,2009年春,我在吴山收藏品市场的一个摊位上,看到一幅“高中甲午(1894年)科浙江乡试中式第三十三名举人三报连捷”的中举捷报——这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贡院证物吗!
2009年杭高110周年校庆前夕,我将这“中举捷报”捐赠给母校。布置一新的校史馆内,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悬挂着“中举捷报”,这“中举捷报”见证了杭高的前世今生。
一个人的中学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从孩提进入少年,从似懂非懂到明辨是非。中学时期,亦是人的一生中知识学得最多的。我虽然没有进入学业的象牙塔,但在后来的几十年生涯中,就是凭着在中学读书时掌握的文理科知识,投身到时代的潮流中去拼博,而没有被社会所摒弃。归根结底,我要感恩母校的哺育,是母校给我的滋养。我后来能为母校做一点事,尽点微薄之力,这是反哺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今年适逢母校双甲子,我这个当年的学子也快近耄耋了。然而,当一个学生投身在母校的怀抱里时,则会感受到无比的温暖,感到自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仍然会焕发出年轻时的活力。
链接1.
杭州高级中学(简称杭高)为浙江省贡院旧址,起源于养正书塾与浙江两级师范,是享誉全国的“江南四大名中”之一。百年杭高,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推动近现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卓越人才。陈叔通、沈钧儒、鲁迅、经亨颐、李叔同、夏丏尊、陈望道、马叙伦、朱自清、叶圣陶、蒋梦麟、崔东伯等名家云集,光耀教坛。莘莘学子英才辈出:成为革命志士的有俞秀松、施存统、汪寿华、梁柏台、金甲武等;成为文化名流的有徐志摩、郁达夫、丰子恺、潘天寿、曹聚仁、柔石、冯雪峰、金庸、刘吉、张抗抗等;成为科技精英的有姜立夫、陈建功等46位院士,更有以蒋筑英为代表的众多科技骨干。
链接2.
林启提倡农桑,并开笃实的士风。他于1897年农历正月创办“求是书院”,5月21日正式开学,为浙江大学的前身。同年办蚕学馆,为浙江丝绸工学院(2004年改名为浙江理工大学)前身。1899年办养正书塾,即今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四中学前身。三校为浙江省开创省立大学、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先河。
编辑 李郁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