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文杰 记者 方秀芬
新增3个就业前景很好的专业
范剑秋透露,今年,该校在全国招生1965人,其中浙江省本科计划招收1115人,包含三位一体计划招收95人。
今年,浙外新增了3个专业,而这些专业主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隐形的福利,毕竟多了一个选择。
浙外新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波兰语、捷克语;实施小班化教学,每班10人,外教授课。这2个专业前景看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通晓语言、了解多国文化的人才,但目前我国外语教育中非通用语人才较匮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小语种都有着迫切的人才需求。
“这3个专业报考没有特殊要求。”范剑秋说,但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发展情况,建议报考捷克语和波兰语的考生有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建议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考生,要非常喜爱孩子,这是以后从事国际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考生英语要突出,最好有艺术修养。
实施“外语+”“+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
众所周知,外语是浙外的招牌。浙外注重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融合,实施外语复语式、外语加专业、专业加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核心课程全外语和双语教学;搭建“专业实践+国际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三位一体实践平台,课内、课外、校外、国际四个课堂联动互通,提升学生国际化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学校积极探索“外语+”“+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开设有旅游管理(国际旅游西班牙语方向)、旅游管理(全英教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教学)、西班牙语(旅游方向)中外合作办学、汉语言文学(涉外文秘)、汉语国际教育等“+外语”“外语+”专业,以拓展学生能力和视野;积极探索实施“双校园”培养模式,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交流项目,西班牙语、俄语、意大利语、朝鲜语、小学教育(英汉双语)等多个专业整班制出国交流学习一年。与北外、上外等高校合作,定期选派学生赴合作院校跟班学习;学校注重校企合作,在“八个共同”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校企协同育人,与阿里巴巴等公司合作成立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学院,开设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方向)专业定点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全英教学、双语教学、小班化教学、分层分类教学,重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依托多年师范生培养经验,积极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师范生培养模式,开办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实施导师制、现代学徒制,探索国际化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此外,学校还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师资”“国际化数字媒体人才”“国际化会展人才”等各类创新实验班建设。
填报支招
范剑秋表示,该校在浙江省招生的45个本专科专业大部分不限选考科目,只有科学教育(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方向)3个本科专业有选考科目要求。
学校英语类及全英教学类专业只招收高考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无外语语种限制。对报考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专业的英语成绩要求不低于120分(以满分150分计)。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教学)、旅游管理(全英教学)的英语成绩要求不低于110分(以满分150分计)。
此外,浙外转专业政策宽松。大一、大二期间每个学期末,也就是说有4次机会学生都可以申请全校范围内转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除外。
编辑 杨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