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看杭州如何助力贵州锦屏县走好强本扶贫之路

杭州新闻 2019-07-10 10:31:00 5.1w阅






见习记者 石慧

通讯员 陈正奇

记者 李忠 摄

天色空蒙,山色苍翠。温婉潺流的清水江穿城而过。当“扶贫协作西部行”采访团一行来到黔东南州锦屏县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在氤氲的水汽中,山区处处翠意盎然。



因青山似锦、秀丽如屏而得名的锦屏县

2013年,杭州富阳拉开了对口帮扶锦屏的序幕。来自富春江畔的名为“希望”的种子,飞跃1500公里的距离,播于锦屏大地。

2017年11月开始,杭州对锦屏县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开始发力,贡献着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精准施策助力残疾人脱贫 

全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走进锦屏县新华乡标准化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农户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大棚的搭建。排水系统、滴灌设施、育苗中心车间、储藏冷库、包装车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正在同步进行。


新化乡的蔬菜种植条件得天独厚,在富阳挂职干部俞小康的大力推动下,蔬菜产业基地“花落”新化乡。项目资金一部分来自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资金,共983.8万元,建设300亩蔬菜基地;另外一部分由项目实施单位山地美农业有限公司自筹,解决另外500亩蔬菜基地建设任务。

“现在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强化农户抵抗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新化乡乡长杨学才说,山地美农业公司不仅为农户带来了销售渠道和资金保障,公司化的运作也根本改变了原先粗放的产业发展模式。预计建成后,基地蔬菜亩产量平均4吨左右,年亩产值2万元以上,全基地年产值可达到1600万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项目实施后,利润分红中的40%将用于全乡115名残疾人和543名贫困人口增收,而山地美公司代持的30%的分红股份会提前用于开发70个村级公益性岗位,为贫困户找到长期脱贫的门路。对于实实在在的属于自己的红利,一位正在劳作的贫困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是为别人干活,现在真正感觉到是在为自己干活。”

锦屏县新化乡农户正在完成蔬菜大棚搭建工作


从“要我富”到“我要富”,贫困户对于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正在被撬动、被激发。

 


科技助力传统优势产业

林下套种模式提升经济效益


在锦屏县新化乡欧阳村油茶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忙碌地栽植林下套种中药材。他们手法娴熟、配合默契,挖穴、栽苗、铺地膜……一幅“夏日劳作”的生动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

锦屏县新化乡欧阳村,油茶林下套装中药材

油茶种植是当地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但在过去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由于种植技术科技支撑不足,管理粗放欠科学等原因,当时普遍存在油茶挂果率低、出油率低、亩产值不高等问题。”县扶贫办东西部工作专班人员龙中平告诉记者。

为了提升山林经济的效益,扶植当地产业提质增效,富阳在助力扶贫的过程中,决心将富阳的优势嫁接到当地的特色资源中去。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刚好在我们富阳,而全国研究油茶的最顶尖团队刚好就在亚林所。”俞小康说,在富阳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之下,锦屏县政府与中国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签订了协议,并多次引导专家团队进行油茶种植技术指导,开展新优特苗引种繁殖技术。

目前,锦屏县拥有8万亩的油茶种植基地,其中新造油茶林亩均增产1.6倍、老油茶林亩均增产3.5倍。

据悉,富阳对口帮扶的资金中,有1330万元用于新化乡欧阳村老油茶林流转及低产改造项目。为缩短林地投入产出周期,富阳对口帮扶的油茶林里套种了天冬、黄精等中药材,中草药年均亩产效益可达1.2万元。待油茶和山核桃全部进入盛产后,预计将为地方带来上亿元的产值收入。

“林下套种模式提高了林地使用的效率,不但解决了老百姓的就业问题,也提高了不同作物的产量。”飞地富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潘承金说,油茶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平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由锦屏县国有独资平台飞地富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建设,利益联结采取保底分红+“飞地”的方式,覆盖锦屏县5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373户1497人。

 

编辑 石慧



查看专题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