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地命运共同体,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本科办学2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杭州新闻 2019-10-20 10:17:00 4.5w阅

通讯员 陈华 记者 方秀芬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居何种职位,取得怎样的成绩,大家都拥有同一个名字,那就是‘之江人’。” 校友代表董国民说,之江学院是校友们永远的归宿,而之江学院校友会则是校友们心灵的家园。我们要争取做最优秀的“之江人”,为母校争光添彩。10月19日上午,之江学院本科办学20周年庆祝大会在体育馆隆重举行。

之江学院院长李澎林在大会中作主题演讲。他深情回顾了之江学院本科办学2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各项成果,并豪情描绘了之江未来的发展愿景。他表示,二十年的办学经历,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二十年的文化积淀,是丰厚的精神财富。二十年的成绩已载入之江的史册,新的华章要靠我们继续书写。立足新时代,要全面深化应用型大学建设,扎根柯桥、对接绍兴、融入杭州湾大湾区,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全面深化改革,注重特色发展,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办学实力;要全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人格得到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一流本科生教育,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力提升社会服务和支撑能力,实现学院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推动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将学院建设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要把学院本科办学20周年作为新的起点,团结一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成一流的区域性应用型大学而奋斗。

学院党委书记郑雅萍主持会议,并代表学院向所有关心、支持之江学院改革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各位同仁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和最衷心的感谢,向全院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教师代表朱敏忠发言。他说,自己有幸见证了从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到之江学院的嬗变,见证了之江学院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轨迹,也将继续见证之江学院日益成熟,也必将见证之江学院的辉煌。

庆典中,青年教师代表向工作届满三十年的教师代表敬献鲜花。

随后,进行了“阿里云-鉴湖工业互联网实验室”、“中国轻纺城花样版权数据中心”、“中国轻纺城花样智能设计和版权保护研究中心”、“士兰微-之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柯桥区绿色能源材料联合实验中心”、“高顿国际商学院”揭牌仪式。现场还播放了学院本科办学 20 周年主题宣传片和主题视频《构建校地命运共同体,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

一流的城市发展需要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也需要一流城市的支撑。之江学院以建设一流的区域性应用型大学为己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方位扎根柯桥、对接绍兴、融入杭州湾大湾区,构建校地命运共同体,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现发布之江学近期服务地方项目。绿色能源材料联合实验中心。为加快培育新材料、清洁技术发展,学院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南非科学艺术院、南非皇家科学院、南非科学院院士戴安娜及其团队,围绕国家产业战略方向,结合柯桥区开发区及周边区域创新需求,在柯桥区搭建一个集绿色化工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人才培训培养、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产业化等平台功能于一体的“绿色能源材料联合实验中心”。

阿里云-鉴湖工业互联网实验室。为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实现“绍兴制造”向“绍兴智造”创新跃升,绍兴市人民政府、浙江工业大学、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绍兴工业互联网学院,学院设在之江学院,由之江学院管理和运营。下设阿里云-鉴湖工业互联网实验室,依托阿里云技术及资源优势,集教育培训、应用研发和示范功能于一体,助推区域工业互联网发展。

中国轻纺城花样版权数据中心、中国轻纺城花样智能设计和版权保护研究中心。学院郑德均博士团队成功开发中国轻纺城花样版权数据中心库和花样图型应用比对系统。该项目是区政府重点项目,项目成果于2019年9月27日第二届世界布商大会上发布。系统首次将浙江省版权局和中国轻纺城花样办数据进行合并,并面向企业和用户提供以图搜图的花样版权查询。用1-2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国家花样版权数据中心,推动花样版权保护进入数字化保护时代。

士兰微-之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为培养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的专门人才,学院与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士兰微-之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一体的企业之一,士兰微将与之江学院共同探索、构建和实践“以产业实际需求为牵引、以学科发展规律为约束、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助力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

高顿国际商学院。为了培养国际化财经人才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学院与高顿教育集团合作共建高顿国际商学院。高顿教育集团是中国财经教育领创品牌,学院发挥其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优质的海外资源,在理论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层面与其进行深度融合,开展多层次合作,努力实现互动共赢,让校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编辑 邹倩慧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