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技能大赛世界冠军面对面,感受匠心的力量!杭职院举办了一场温暖的主题分享会

杭州新闻 2019-11-28 15:59:00 3.7w阅

通讯员 周曦 记者 方秀芬

带上铺盖直接睡在实训室,手掌的茧子起了一层又一层……那种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11月28日下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不忘初心 匠心传承”主题分享会。现场,两名技能大赛的世界冠军杨金龙和崔兆举与近500名师生面对面。同时,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学生戴盛、刘明杰、薛城,指导教师杨森、陈楚、陈岁生,也分享了各自的参赛、备赛心得。

“工资不是挑选实习单位的标准,能否学到本领才是应该优先考虑。” 在杭职院整车实训基地,面对汽车学院20多位学生的渴求眼神,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冠军杨金龙由衷地说出了成功秘诀,在第一个单位从工资400元做到9000元,但为了学习喷漆的新手艺,他果断放弃高薪,选择从薪资1500元的学徒做起。从一名普通的学生到世界冠军,杨金龙一步步走上了世界技能大赛最高领奖台,这与他追求卓越、追求极致的信念分不开。

崔兆举与杭职院园艺专业学生在校内的园艺基地,分享了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瓷砖贴面看似是一件寻常的事,但在崔兆举的手中成了令人惊叹的“绝活”。因为这项绝活,他19岁夺得世界技能大赛的金牌,20岁获得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比赛中,代表浙江省参赛的杭职院7名学生选手,与来自全国30个省份的263名技能界的青年精英同台竞技,最终不负众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其中2个冠军、2个亚军,高水平达成“摘金夺银”的参赛目标,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赢家”,充分展示了杭职院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每一个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艰苦训练和无私的奉献。在四个多月的备战和比赛中展现了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

在备战国赛的20天里,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亚军戴盛和队友们,每天睡前、醒来、上厕所、吃饭,手上看着的都是比赛的理论题库。“说真的,发际线都升了好几厘米。” 戴盛舔了舔嘴,笑着说,训练基地晚上9点关门,他们主动向老师申请,负责每天晚上的断电断网工作,这样就能再多练习两个小时。

电工赛项亚军薛城说,八大箱的废线,两大箱的废端子总共将近6千米的导线和3万个端子,见证了操作时间从三个小时缩短成一个小时的巨大进步。选手们背后的训练过程是非常艰苦的,节假日当作不存在,五+二、白+黑也是家常便饭,每天晚上训练到十一、二点,赛前更是经常到早上一、两点,才睡觉。期间消耗的导线,超过6km,针形端子超过3万个,平均1天就要消耗1500个;光是回收的废导线就有七八箱。

“钳工赛项的精度要求是接轨世界赛,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对称度都达到两丝。”钳工赛项冠军刘明杰说,两丝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的五分之一的粗细。在五个小时内完成工件的制作加工,不仅要求对工件精度的控制,也要有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每个工件加工时间的安排合理。

成功的背后是学生刻苦训练的结果,为了支撑比赛5个小时不停歇的体能消耗强度,保持锉削时动作持续有力不变形,指导老师要求他们每天做1000个跳绳和100个俯卧撑,每天的训练时间从上午8点到下午17点,一周只休息一天。“成功都不是一撮而就的,看看他们训练时堆积如山的材料和长满老茧的双手就知道了。挑灯训练和酷暑不歇乃是家常便饭,有几次晚上连保安大叔都撵他们回宿舍了。”钳工赛项的指导老师陈楚感慨地说。

杭州明确提出实施“新制造业计划”,作为全国高职院校的排头兵,杭职院责无旁贷。这次分享活动,通过技能冠军们语言朴实、经历深刻的参赛心得,在杭职院师生心中激荡起了弘扬和学习工匠精神的动力。杭职院党委书记金波表示,希望老师们结合岗位认真总结反思,主动查找不足,争做在岗爱岗、守岗有责的新时代职教人;希望同学们学习先进榜样,学好专业技能,坚定信念,磨炼意志,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编辑 杨俏颖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