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忍了一周,22岁小伙差点送命!医生有句肺腑之言要告诉年轻人

杭州新闻 2020-01-20 17:09:00 8.1w阅

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张宇 朱轶莹 严敏

“春节快到了,我一切安好。”1月20日,转出重症医学科,在朋友圈写下这行字的时候,22岁的小孙长吁一口气,尽管肝肾功能还没恢复,但病魔已离他而去。

2019年12月31日,跨年的钟声响起,万家通火灯明,其乐融融。但此时省中医院下沙院区重症医学科的医护团队们,却以彻夜加班抢救的方式,迎接2020年的到来!病床上,身患乙流合并暴发性心肌炎的小孙,浑身插满管子,生死未卜。

暴发性心肌炎致全身器官衰竭

小孙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去年12月31日下午5点,他被120救护车送入了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心内科病房。

“心悸1周,加重伴呼吸困难1小时!”入院时,小孙的情况已十分危急,每分钟心率高达180次,初步检查提示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心内科当机立断将他转入重症监护室。病历记录上的诊断触目惊心: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动过速、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亚急性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

分析小孙的病情,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灵聪当即组织抢救,但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仍无法阻止小孙的病情进行性恶化,维持血压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预计病死率高达81.74%。充分评估病情后,为了挽救小孙的性命,医生们只能用上了最后一招:体外膜肺氧合(ECMO)!

此时在家休息的ECMO团队的医护人员们,接到王灵聪副主任的指令后,30分钟内就赶回了医院。2020年1月1日清晨6点,经过11个小时全力以赴的抢救,小孙的各项指标终于稳住了。

病因竟是感染乙流病毒

平日健康的小孙,为什么会突然患上暴发性心肌炎?

1月1日当天,拿到小孙的一系列检查结果后,几个字跃入医护人员的眼帘: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经过讨论,大家初步判断“乙流”是病因,积极抢救的同时,医护人员做好了单间隔离等院感防护措施。

“这次的乙流病毒不像想象中简单,病毒已经侵袭小孙的心、肺、肝、肾等全身脏器,他面临出血、血栓、感染、撤机时机等各种矛盾。”王灵聪副主任说,整个抢救团队都不敢掉以轻心,始终密切监测小孙的各项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ECMO的帮助下,小孙的心脏得到了充分休息,终于在抢救第7天成功撤机,第10天拔除气管插管,第17天停止了肾脏替代治疗。经过医护人员20天的守护,小孙的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维生设施逐步移除。

当天上午,小孙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一齐为他庆贺重生。小孙渡过了人生最大的难关!

年轻人得了感冒别硬抗

“起初,我只是有点感冒症状,没当回事,忍了一个礼拜,病情就突然加重了。”病床上个,回忆入院前的情景,小孙有点后悔,如果不是忍一忍,病情恐怕不会这么严重。

流感高发季节,恰逢新春佳节,王灵聪副主任也想提醒年轻人,平日要注意室内通风,不要随地吐痰,注意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地等。感冒后尤其要注意休息,不要自以为年轻就硬挺着,如果合并心悸、胸闷、气急等不适,要及时就医。

冬春季,流感、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不同,常伴发热、头痛、肌痛、乏力、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并发症或死亡。


市疾控中心也发出疾病预防提醒:

要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首先要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倡导在生活中保持健康行为,如戒烟限酒、睡眠充足、营养充分、健身锻炼等,避免在无保护状态下接触病患和接触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

此外,疫苗接种是个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为保护个人健康,建议适龄人群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麻疹、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卡介苗等国家计划免疫疫苗,也可以自愿接种流感、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水痘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编辑 杨俏颖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