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鑫、林祯昊 金园园
记者 方秀芬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质量推动在线教学,对于高校来说,也是一次大考。2月24日,杭师大师生迎来春季学期“开学”。本学期该校为本科生开设的3531门次课程中,有3105门次的课程将开展线上教学。为研究生开设的625门次课程中,有589门次课程将进行在线教学。当天,本科生开设639门次课程,研究生开设113门次课程,涉及18个教学单位。
这些课程中,教师多采用超星、钉钉、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其中使用超星的最多,占比45%左右。教师则通过直播+录播+PPT+互动等方式开展授课。
“线上教学的一个难题是没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课反映来调整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年轻教师应维华的课程一直受到学生的喜爱。但第一次在线上授课,他还是有些忐忑。
“我在上课过程中准备了一些问题,通过学生‘抢答’或教师‘指定答题’的方式来控制课堂气氛,把握教学节奏。”应维华告诉记者,在上课过程中,除了在“慕课教学平台”上要求每一位学生“签到”,也会随时看“教学圈”连线中学生头像是否有空缺。
他还在每次课上布置了必须完成的练习。“‘慕课教学平台’有个非常好的功能就是,视频不能快进,学生必须全部看完之后才能完成相应的测试,这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认真观看教学视频,不然他在做练习题时就得不了高分。”应维华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完成练习,学生就拿不到“绿色的勾”,如果没有在指定时间内拿到这个“绿勾”,他的平时成绩就会受到影响。
65岁的殷企平教授是该校外国语学院英国语言文学系的资深教授。对他来说,在网上讲授《美国文学》和《十九世纪英国小说》是从教30多年来的又一次“挑战”,但疫情挡不住教学,网课也是复学的一种现代方式,他坚持“直播授课”,与学生更多互动。早在10多天前,殷企平就早早建好了教学圈,为线上开课做起了准备。他所在的美国文学课程组几位老师一起合作搜集了国外一些优质的慕课资源,殷企平根据这些慕课设计了相关的问题,并与学生进行探讨,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在测试阶段,他还与学生一起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点评。
“这两门课殷老师讲授了很多次,但他依然坚持重新备课。这种精神,确实可敬。”协助殷企平线上课程教学的金老师感叹。10多天前,她从如何建立教学圈,怎样布置作业、发起直播等方面协助殷企平熟悉网络教学的平台。他们最早是选用超星的学习通,但经过测试,金老师发现钉钉更适合与学生互动,于是把钉钉推荐给了殷企平。“殷老师马上决定学习使用钉钉,他很愿意接触新事物,接受新挑战。”金老师告诉记者,只要对教学有帮助的,他都愿意尝试。
在殷企平看来,学生在网络课堂直播中可能更愿意大胆提问,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也能及时解答,所有问题在网上摆出来,一目了然,互动效果更好,更能激发大家的思考。
在该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技术182班同学的“微生物学”课上,同学们当起了“主播”,结合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介绍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是授课教师陈微微的课堂设计,“结合自由讨论,让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同学们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陈微微告诉记者。
此前,因为担心突发网络拥堵情况,她为这次线上课程做了3套预备方案,超星MOOC平台直播、钉钉直播和QQ直播,并在课前带领全体同学在各个平台上进行预演,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相应的解决方案。“在今天的线上课堂上,果然遭遇了超星MOOC平台网络拥堵状况,果断转向QQ群打卡签到以及钉钉直播,顺利完成了课堂直播。”她欣慰地说。
在正式上课前一周,陈微微所在的微生物课程组的老师们还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发布微生物spoc课程,监督同学们在正式上课前完成“绪论”章节的MOOC小视频观看和测验,并在上课前请每位同学用1分钟时间汇报课前预习情况。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让课堂讨论更加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杭师大的老师们为了上好“网课”,动足了脑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袁庆曙老师为了上好“离散数学”,自制了一套易于操作的“手写”白板;胡宝坤老师自费买了“在线实践系统”——一个模拟度极高的商业实训平台;体育与健康学院的贾守栋老师,在专业课上,面对7名主修健美操的同学,在视频那头做起了动作示范,并逐一纠正学生动作。
“任务的发布,作业的收取,数据的统计都很明确、高效。”刚刚上完《生命科学导论》和《学前卫生学》的教育学院教师徐彩娣说起网络教学感触颇多,但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面与现场教学还有差距。因此,目前网络教学更多的只能是应急,大规模的推广还需要一个系统化过程。
英语教育181班的朱云奕认为,疫情的爆发谁都不能预料,因此无论是对于授课的教师,还是在家听课的学生,都是全新的尝试,但是大家都在尽力做到最好。提前测试设备,下发资料,自觉预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虽然并不能面对面的讨论,但是在屏幕上与老师交流,已经很赞。时不时还有点赞、送花,给直播授课增添了不少乐趣。
编辑 杨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