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生志愿怎么填,专家来支招!除了成绩和排名,家长还得考虑这些因素

杭州新闻 2024-05-23 19:52:00 1.9w阅
记者 王厚明

5月31日,今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的志愿填报将启动。与往年相比,今年分配生政策进行了调整:

 名额分配生不再由初中学校推荐,改为由符合条件的学生自主填报名额分配招生学校志愿。每人最多可填报4个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以初中学校为单位进行录取。

 新政后,分配生志愿该怎么填?有哪些地方要注意?最近有不少家长留言,记者也采访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以及一些初中校长来为大家支招。

今年全市分配生计划招收6727人

 一所初中分配生名额约占毕业人数17.7%

在了解填志愿前,家长首先得知道分配生是怎么来的。

分配生招生名额以市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数为主要依据均衡分配。市、区教育局根据2024年市区各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总计划数和市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总数,确定名额分配比例,并原则上根据该比例和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数,确定各初中学校分配生名额。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024年市区共有19所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及其领办分校招收名额分配生,共25个招生单位,总计招生6727人,比去年增加414人。

那么这些重高分配生落到各初中学校的数量有多少?一位初中校长分析说:

一般“前三所”分配生占全体初三毕业生的比例为3%左右;

“前十二所”分配生占的比例为8%左右;

总的分配生人数占的比例为17.7%左右。

具体以各初中学校发布的分配生名额为准。

过去分配生的录取是“明牌”,初中学校据初中阶段若干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第二学期年级集中统一测试成绩作为学业成绩依据(权重95%的部分)进行排序, 排序靠前的学生先选心仪的学校,后面的学生再依次选择,直到分配生名额全部确定。

“如今分配生的录取要到中考后,填志愿是在中考前,这需要考生对自己学业水平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再作出合理的选择。”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孩子成绩是否稳定、校内竞争的强度等

都会影响志愿填报的选择

分配生志愿该怎么填,不同情况要区别对待。在采访中,校长们举了几个例子可以作为参考:

考生小A在一所知名初中读书,在一模的考试中考得很不错。但该初中毕业生人数不多,拿到的分配生名额比较少。此外,该初中还有不少“牛娃”,以小A在学校的排名,拿到“前三所”的分配生名额有难度,但裸分冲刺“前三所”很有希望。那么在填分配生志愿的时候,可以只填“前三所”,即便分配生招生没录取,集中统一招生时还有冲刺“前三所”的机会。
考生小B也在这所初中读书,这次一模考试超常发挥,排到了全校前列,但平常发挥不太稳定,这时填分配生志愿时,4个志愿中还是建议拿后一个或者两个志愿来“保一保”。“比如集中统一招生的8个志愿中,前6个可作为参考, 6选4作为分配生志愿。”该校长说。
考生小C所在的初中不是热点名校,虽然小C在学校的排名一直比较靠前,但在填志愿时,建议4个都填满,前两个冲一冲,后面两个选择时要有“梯度”,把底保好。选择保底学校有一个原则:这所学校是考生和家长都能接受的。“中考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志愿填得都是靠前的学校,万一孩子发挥失常,4个分配生志愿都没录取,进入集中统一招生,就面临着全市考生的竞争,变数太大。”一位校长说,从近年来的重高录取来看,同一所重高,分配生录取的分数比集中统一录取的分数要低。“所以通过分配生录取,能走则走。”

除了全校排名头部的学生,其他考生能参与分配生志愿填报吗?答案是可以的。按照政策,只要是初中阶段连续三年在市区同一初中学校在籍在读,且综合素质评定达标的应届毕业生,都能填报分配生志愿。“在填分配生志愿时,考生不知道别人填了哪些高中,理论上存在某些高中,排名靠前的考生都没填,掉下来被考分低的考生‘捡漏’。”一位校长说。

除了关注分数和排名,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建议家长在填写分配生志愿时,还要考虑学生和高中学校的适配度。“这些年,有些重高分配生和中考生之间的区分度还是存在的。家长需要考虑,孩子即便被重高录取,他能否适应这所高中的学习环境。”该负责人还举例道,填志愿时还需要考虑孩子是否喜欢该高中的校园文化;孩子去这所高中读书接送是否方便;如果希望住校,该高中是否具备住宿条件等等。“填志愿前,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心仪的高中学校走一走,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再亲子间共同做出决定。”

责任编辑:葛晓路
审核:余敏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