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林晓莹 记者 方秀芬
1月10-11日,由浙江省伦理学会和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阳明学与浙江文化学术论坛”在浙江工商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共70余人参会。
如何避免 “知行合一”成为悬空的理论游戏,可以从阳明独特的哲学范式寻求答案就是亲身映证和独立探索,“无论什么阶段的教育,为师者既然要教人,先要具备相当的道德学问,所谓先求诸己,而后发诸人。关键在于这个‘发诸人’三字,绝不可以是自以为是而后强加于人。”陈寿灿表示,应将学校还给学生,将青春和自主选择都还到每一个具备独立人格的真理探求者手中。
阳明学之所以经典,并非仅有“行知合一”,还包含着“为人、为学、为政、为道”的大智慧。
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叶翠微认为,阳明学作为传统文化是当下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选题,围绕这个选题我们会有一些做法,比如说开辟相关课程,类似于一个人缺乏维生素,给你吃点,那么立竿见影,但是,如果要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生命中一种修炼,需要全员、全科、全程参与。
“全员参与并不仅仅只是历史老师和语文老师,是指全体老师参与到其中。全程是指教育点滴渗透。”叶翠微说,只有这样去思考了,那么教育就不是硬生生贴在学生的脸上,而是渗透到脑子里去。
编辑 杨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