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匠精神”,这所学校把杭州的非遗项目搬进了课堂

杭州新闻 2018-05-17 15:44:00 3.1w阅

通讯员 周曦

记者 方秀芬

在中式旗袍技艺展示现场,非遗传承人韩吾民正在教徒弟们学琵琶扣的制作。“油纸伞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闻士善,指导十多名学生专注地给纸伞穿花线。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首届“非遗不遗 匠心传承”非遗文化节活动在学生活动中心5月16日举行。6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着各自的徒弟,向师生们现场展示了自己的非遗技艺,还向400位师生讲解雕版印刷技艺、土布纺织技艺、非遗保护等专业知识。

其实,杭州有一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如金石篆刻、雕版印刷、中式旗袍、油纸伞、全形拓、剪纸、土布纺织等,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大家合力来保护和传承。

杭职院走在了前列,在2015年,与百年名社西泠印社携手共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创业基地”。2016年,与西泠印社共同主持、10所院校联合参建申报的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成功立项,目前已建课程10门,注册用户12000余名。今年,该校还将建一个非遗博物馆。学校依托非遗教学基地和非遗资源库项目的建设,以非遗大师班、非遗网络课程、学生社团、传统文化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学校教育与非遗技艺传习传承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丰富了学校的课堂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

 “在更好地把非遗技艺传承下去的同时,铸就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培养我们的学生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和坚守,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洪宪说,传承是最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让大学生传承非遗文化,既是艺术和技能的双重学习,又是最好的保护方式。非遗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需要“匠心”的培育。

编辑 杨俏颖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