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乃武
通讯员 方梦婷 郑洁
摄影 张闻涛
“锦袍素雅身段娇,春风拂柳展妖娆。” 精巧工艺制作出来的旗袍,满足了中国女人对心仪服饰的所有想象。从小受外婆影响,生活在江南的吴慧淓,对旗袍等传统服饰情有独钟,她创立的“美如意”旗袍,创新性地把非遗技艺与当今时尚设计相结合,再融入传统旗袍繁复的工艺之中,不仅为美如意旗袍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也让古老的工艺在新时代焕发了生机。
仲夏午后,毗邻西溪湿地的西溪创意产业园,闹中取静,沿着弯弯石板路,美如意旗袍工作室藏在这绿植环绕园林深处,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让人不禁对旗袍格外期待。
一走进美如意旗袍工作室二楼,两张长桌摆放在大厅正中间,大厅周围则满满的陈列着旗袍、配饰、布料、手包,随手拿起一件旗袍,触感光滑,布料顺势在手中流动,每一件都别有韵味,让人移不开眼睛。
吴慧淓是杭州美如意旗袍创始人,5年前刚刚接触旗袍的时候,她只是把旗袍当成副业,当时,家里人都比较支持。后来越来越做越大,亲朋好友们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旗袍经营中遇到的挫折也在处处考验着吴慧淓。
是继续,还是放弃?纠结了好一阵子……
最终,吴慧淓凭着一股韧劲,和对旗袍日渐强烈的喜爱,决定自己扛起这家店。
注册品牌,聘请师傅,拜师学艺,筹备了一年多时间,在杭州大厦她创办的美如意旗袍定制店开张了。而旗袍加上“如意”图案,灵感则是来自于杭州的如意山,加上“如意”在中国传统中,也代表着吉祥的含义,于是,“如意”就成为了吴慧淓旗袍上特殊的标识。
在吴慧淓的记忆中,每年到端午节,外婆都会手工给她缝制一件立领小旗袍,成为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这份温暖,也让吴慧淓确定了美如意旗袍必须全部由手工缝制完成。
“外婆的手工旗袍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感,无以言表,创办了美如意,我就想一定要让手缝的温度,通过旗袍传到我们客户身上。”在美如意旗袍刚开展的一年多时间里,吴慧淓把心思主要放在寻找最理想的传统旗袍制作师傅上。这些至少都有30年制作经验的师傅,各个都有自己的绝活,他们帮着吴慧淓一起从量体、打版到旗袍完工,一起梳理出了263道工序。
“我们在量体上做了一个创新,对不能到店的外地客户,采用远程量体裁衣,再加上拍照和视频,我们有40多年经验的老师傅,可以凭着这三个元素,对每一个点的走线进行准确判断,再进行打版。打版是做旗袍过程中的一个地基,也是我们263到工序里面,非常核心的部分,出形也在这个环节。”吴慧淓说,一件旗袍量体制版后,就进入归拔烫环节,这个归拔技术可以使平面剪裁的旗袍拥有立体剪裁的效果,恰到好处的体现出女性的曲线美,凸显胸部,顺滑腰部,饱满臀部,甚至不用穿在身上,也能体现出人体造型的韵味。
近年来,浙江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有着浓郁地域特色的旗袍成为重点推广项目,而吴慧淓也被推选为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传统服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本只是喜爱旗袍的吴慧淓此时意识到,旗袍当中蕴含的非遗文化元素,一定要挖掘出来,让客户了解一件旗袍背后的文化。
“比如当马尾绣用在旗袍上的时候,我们会告诉客户马尾绣是怎么来的,叠绣又是什么,马尾绣跟叠绣用在旗袍上,非常好的诠释了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和美好的寓意。”美如意旗袍还推出了十二花神为主题的刺绣样式,刺绣成品呈现出毛绒绒的质感,用手摸上去格外厚实,花纹有梅花、玉兰、荷花等花卉,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旗袍老师傅们还有一项绝活——珠绣,店内有一款主打的新娘礼服款式,腰侧采用了蕾丝纱布,老师傅们能用针线串起小珠,缝出花纹,而且在背后看不到一点针脚线头。
非遗元素开始频繁的出现在美如意旗袍上之后,吴慧淓在面料的选择上,除了选择真丝、棉麻等材料外,还特地从苏州采购了透气性好,穿着凉爽的四绞经罗,这种亲肤性极佳的面料诞生于唐代,后来一度消亡,直到2014年才刚被复织出来。
有了足够的文化元素支撑,也需要有潮流时尚的现代设计理念。在王忠槐、王文兰等旗袍大师的指导上,吴慧芳梳理、归纳,研习传统旗袍制作技艺与当下生活的应用,创新一套“物、技、人、心”的体验内容,将传统旗袍技艺拆解融入到体验服务中,结合互联网直播入口,意在传播匠心技艺分享传承的修为,展现旗袍师傅们传承技艺的精神面貌。
现如今,美如意传统旗袍制作技艺以人为本,先人后衣;承袭了百年服饰文化深厚底蕴和内涵,通过技艺中镶、嵌、滚、宕、盘、钉、勾、绣等工艺变化应用,呈现东方雅韵,以如意文化为主旋律,工艺注重旗袍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设计关注江南女子生如娇花,或淡雅、艳丽、端庄、皆有柔美神韵,将西湖元素、十二花神美好故事在文人墨客的浪漫风雅和百姓生活合为一体,努力打造系列如花神仙子般美好,富有如意东方生活美学的经典江南旗袍。
编辑 刘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