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洁
这两天,有一个新名词在媒体频繁出现,同时也在科创界被纷纷议论——“科创大脑”。
这个词产生于日前在云栖小镇举办的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2021科创产融大会上。“科创大脑”也是杭高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创新举措,一同在当天被推出的,还有杭高院的HIAS科创园总部园区。
科创大脑主要倾向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HIAS科创园则着重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前一公里”。
这两项举措,能解决困扰科创界已久的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吗?
“科创大脑”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匹配科创产多方信息 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
很多人听到“科创大脑”的第一反应:它是什么?
“它就像一个大脑,对各类科研成果的数据进行存储展示和发布,同时面向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园区)、科创人员、投资机构等各类用户,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信息匹配和智能推荐,以更好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杭高院创新创业与产业孵化中心(简称“科创中心”)的一位相关负责人李漠说。
近年来,我国正处在迈向科技大国、科技强国的重要关口,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与日俱增,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却并不理想。据相关媒体报道,发达国家科研成果平均转化率约为40%,而我国仅为10%左右。
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原因在哪里?“痛点在科技领域,我们缺少成规模成体系的大平台,类似于消费领域的阿里、京东这样的平台。”李漠的回答一针见血。在她看来,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不少,企业的需求很多,但两者之间信息不畅通,使得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断头路”。杭高院科创大脑创立的初衷,就是要打通信息壁垒,把好的科研成果与刚需的企业进行精准对接。
“相比其他平台,杭高院科创大脑最大的优势在于规模更大,依托中科院100多所研究所,对接中科院北京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让中科院海量的科技信息和丰富的科研成果可以与企业对接。”李漠介绍,杭高院科创大脑不仅承担着本院的科研成果转化,也将促使更多中科院科研成果在杭州落地。
据了解,截至2020年,中科院系统的成果转移转化已为社会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2.4万亿元、新增利税近3000亿元。“杭州发达的民营经济、成熟的市场环境、良好的数字经济产业积淀,从硬件到软件,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土壤,相信科创大脑将加快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种种关隘,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建设,助力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建设,促进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科院院士、杭高院院长王建宇说。
“HIAS科创园”聚焦“最前一公里”
在科研初段提前介入 促进潜力项目“培优转化”
很多时候,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上,其实在孵化过程中,“最前一公里”同样关键。
如果把整个孵化过程按阶段划分,0—3是初始培育阶段,3—6是初创阶段,6—10是成长阶段。“所谓‘最前一公里’,就是在科研项目开始产业化的初始培育阶段,要有‘产业思维’,企业在产业布局时,要有‘技术思维’。也是我们常说的,科研成果转化要有前瞻性、系统性、领域性。”杭高院科创中心另一位相关负责人余伟国说,就好像养孩子,从他出生就做好培养规划,孩子才能茁壮成长。科创中心打造的“HIAS科创园”,就为科研和企业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从科研初段就一起介入研发,从而让未来的科研成果更贴合市场。
最近,“HIAS科创园总园区”迎来了第一个签约项目:杭高院与摩库数据有限公司、深圳中兴环保集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协议,共建“国科大杭高院-摩贝工业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打造工业物联网体系。
“这个项目主要是通过高端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应用,来构建大数据中心,服务于数字化生产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摩库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常东亮举了个例子,比如城市地下埋了很多管道,是否有泄露可通过红外线来检测,并汇总到大数据库,大大提高检测效率,消除安全隐患。“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需要技术研发。我们看中了杭高院在智能科技领域的优势,建立校企合作后,双方将在科研的‘最前一公里’就进行合作,推动工业互联技术将探索应用到更多领域。”
这样的校企合作案例未来会越来越多。“HIAS科创园就是要打造成新产业孵化的线下实体基地,园区里未来除了科学家,还会让企业和资本等创新要素参与进来,一起对潜质的科技项目进行‘培优’。”余伟国说,同时也欢迎社会上的企业带项目单独入驻HIAS科创园,产生产业集聚效应,国科大杭高院也将依托中科院的资源优势对园区项目进行技术支持,加速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
总部园区的打造只是第一步,HIAS科创园未来的发展,杭高院有长远的规划。未来国科大杭高院将以在西湖区打造HIAS科创园总部园区为核心,以在其他区县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多翼,通过构建“一服务总部+多垂直基地”“线上智能引擎+线下深度对接”的科创园和孵化平台,建立跨学科、跨区域的协同孵化平台,为具有商业价值的科技型公司从科研的“最前一公里”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一站式持续支持服务。
编辑 邹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