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沉香手串、中药香牌、蜜蜡耳钉等宣称具有养生功效的中药饰品,正成为不少年轻人腕间颈上的新宠。这些饰品真能如商家宣传的那样,“安神助眠”“疏肝解郁”甚至治疗疾病吗?
浙江省中医院中药部主任孙彩华首先肯定了部分中药饰品的价值。他指出,像沉香、檀香、艾草等天然材质散发的香气,主要通过人体的嗅觉途径,确实能对情绪产生一定调节作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这也符合中医“芳香开窍”的理论。
购买中药饰品时,消费者很容易“踩坑”。孙彩华提醒,这几点误区须警惕。
对于部分商家宣传的“药物经皮肤吸收直达穴位调理身体”的原理,孙彩华认为不成立。“人体皮肤有天然屏障作用,会阻挡绝大多数中药成分,实际能透过皮肤吸收的药量微乎其微。主要作用途径,仍然是嗅觉。”
“还有商家说戴中药饰品就能治好脱发、失眠或痛经,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孙彩华强调,不要轻信饰品能“治病”的说法,这些健康问题往往成因复杂,必须由专业医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若轻信饰品功效而延误就医,这可能导致小病拖成大病。
此外,特殊人群佩戴中药饰品时须格外谨慎。他提醒,孕妇应避免接触可能含有天然麝香等成分的饰品;儿童、过敏体质者也要小心,尤其要警惕经过染色或添加化学香精处理的劣质产品,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对于当下中药饰品比较受年轻群体欢迎的现象,孙彩华认为,这反映了现代生活压力下的健康焦虑,快节奏的生活让年轻人渴望健康却又感到无力投入更多精力,中药饰品便成了一种载体。“实用的养生法,还是藏在日常健康的生活方式里。比如,每天坚持适度运动,均衡饮食,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保持豁达平和的心态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