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学本科221班的班主任赵兰陆续收到班里4名学生考上研究生的好消息。
巧的是,这4个小伙来自同一个寝室。他们是——杨雨迪、张庆龙、黄伟杰、朱志涵。
从浙金院专科生,到升本成功,再到考上研究生,1800多个日夜,他们互相陪伴、一起奋斗。今年,4人经过刻苦学习、坚持不懈,分别被上海师范大学金融专业、山东师范大学应用统计专业、浙江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山东工商学院金融专业录取。
从专升本到硕士研究生,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在专科学习刚开始时,他们的目标其实并不明确。
浙金院谢朝德老师的经济数学课,让杨雨迪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课包含了80%的专升本数学内容。”上完谢老师的课,杨雨迪拿到了优异成绩,这大大增加了他对专升本考试的信心。杨雨迪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个“笨小孩”,因此他花了大量时间背英语单词,甚至走到街上,看到不认识的英语单词都会查一下记下来。
黄伟杰则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专升本学习计划,从大二起保持着每天7:30—21:30的学习作息,“图书馆什么时候关门,我就什么时间回去。”专科的学习更加重视技能的培养,点钞、五笔、传票等技能课程大大扩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也让他们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张庆龙和朱志涵专科学的都是会计专业,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后,他们在心里默默坚定了一个信念:“攻读本科,继续钻研!”
于是,来自4个不同专业的同学怀抱着升本的梦想,在校园的不同角落里各自努力着。3年后,他们成功“上岸”,考取了浙江工商大学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联合办学的本科班,成了室友。
本科学习伊始,他们的班主任赵兰就邀请了和他们有同样经历的研究生学长——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和浙江财经大学联合办学的信用管理本科班,考研至浙江财经大学的胡予伦,来到班级进行经验分享。这次分享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考研的种子。在本科阶段学习了金融知识后,他们4人更加爱上了这门学科,每次和朋友、老师聊起金融学相关领域的话题时,他们总是滔滔不绝。于是,同寝4人相继决定:“继续学习,准备考研!”
张庆龙没有跟其他三名室友一样选择熟悉的金融学考研,而是选择跨专业考与金融具有相关性的应用统计学。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于是其他三名室友主动与他分享英语和政治的学习资料。张庆龙的专业课,需要默记的内容较少,他也会在空闲时间和其他三人进行交流,缓解他们的焦虑。
专升本学生要在2年内学完普通本科学生4年的专业课程,同时也压缩了他们的备考时间。备考研究生的两年里,他们都在日复一日高强度枯燥的学习中,萌生过放弃的念头,但4人都在互相鼓励中坚持了下来。
为了更好地备考,他们坚持规律作息——早上七点去图书馆学习,晚上一直学习到图书馆闭馆为止。天气好时,他们会在图书馆外的广场上背诵资料。备考后期,黄伟杰经常在学校的银杏林背书,沉浸在背书中的他往往不会发现有人靠近,只有走到他面前,他才会注意到。在饭点他们会一起去食堂,坐在餐桌前他们不会讨论学习的进度,他们将吃饭作为4个人的放松时间,聊一聊生活琐事,畅想一下未来,进行室友间的专属充电时刻。晚上回到寝室,简单洗漱后,他们又打开台灯,投入到学习中去。
现在,4人都成功上岸,考入心仪的学校,学习热爱的专业。在提及如何学习时,他们4人总绕不开的便是“坚持”二字,也正如他们所说:“坚持最难,但也正因坚持,才有成果!” 在自己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坚持到底,最终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