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假怎么过?杭州这所高校推出亲子共学版“行走的思政课”

杭州新闻 2025-04-30 15:30:00 3.8w阅
通讯员 李若竹 记者 王泽英

这几天,杭州市中小学迎来长达9天的“史上最长春假”,如何把春假“放”到心坎上?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思政课”出“妙招”。杭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城市建设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的教师们,共同为来自杭州市富阳区的中小学生们上了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

“城市的地下空间如同‘生命通道’,供水、排水、燃气等管线构成了维持城市运转的‘血管网络’。”在杭科院市政工程智能化实训基地内,一堂科技思政课精彩开讲,市政工程专业教师、95后博士朱彦臻通过一段科普视频,生动地向学生们讲解了市政地下工程的基础概念。

朱彦臻带领学生们来到管网模型旁,操作演示地下管线巡检机器人的工作过程。“就像医生用胃肠镜筛查病灶,这台设备能发现宽度仅2毫米的裂缝。”朱彦臻指导学生分析传回的管道病害图片,“这些‘地下医生’守护的不仅是管道安全,更是千万市民的生活保障。”

在盾构机实训区,一台钢铁巨龙盾构机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该盾构机全长58米、重400吨、刀盘直径6.34米,后附5节配套台车,曾服役于杭州地铁1号线、5号线的部分隧道掘进。在杭州地下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每一寸地铁的掘进都有盾构机的功劳。”盾构机实训教师许立银边走边介绍,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大国重器的科技魅力,更将“抗压坚忍、寸进攻坚”的盾构精神于学生心底。

实境研学环节中,学生来到了汽车工程技术应用中心长安福特产教融合基地。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魏志宁向同学们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新能源汽车就是会奔跑的‘钢铁侠’!它的动力电池就是他的心脏,电路系统是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而方向盘则是钢铁侠的“意念控制器”。他示意墙面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第一"的数据图,激励学生们深入解读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历程——从曾经的追赶者蜕变为如今的行业领跑者。

本次活动不仅是科技研学,更是一节亲子共学的“行走的思政课”,来自杭州市富阳区永兴中学和富春第四小学的家长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全程陪同孩子们一起进行研学,亲子共上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

“这次活动不仅为我和孩子提供了一个美好的亲子时光,更让我们一同体会‘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意义。”家长李欢感慨道。

本次活动串联起家庭、学校与社会,学生通过沉浸式实践课程体验,零距离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深切认识到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家长在课程中深化对协同育人的理解;专业课教师则通过跨界资源整合,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家校社三方在共学共践中,共同体悟“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凝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认同,实现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杭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进专题化教学、生活化实践、智慧化课堂和一体化队伍“四化协同”思政课教学改革,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挖掘学校“金专业”和产业领域中的特色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联动机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在“专业”上,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创新方式方法。同时,以“校地联动、资源共享、文化共育”为核心,立足学校所在区域与资源开发实际,与属地中小学合作,逐步挖掘和整合特殊教育思政资源,在课程衔接、资源对接、队伍建设等方面凝聚智慧、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此次活动,通过“实地研学+理论深学”双学并进,探索思政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新路径,构建“校内+校外”“知识+实践”“学科+思政”一体化的育人新生态,展现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新气象、新作为。



责任编辑:邹倩慧
审核:王厚明 陈浩
查看专题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