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500公里的爱心传递,杭州这所高校的结对帮扶很有意义

杭州新闻 2021-08-09 17:50:00 20.9w阅

通讯员 吴佩玲 实习生 王琦乐

记者 张向瑜

一年一度的暑期社会实践,历来是各所高校培养学生课外实践能力、拓展眼界、服务社会的最佳时机。日前,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延川乡村振兴实践团就来到了1500公里外的陕西延川。这已经是浙外学子第四年来到延川进行结对帮扶。

延川县上杨湾村的一个结对家庭热情接待了浙外师生一行。这个家庭的父亲常年疾病缠身,家里主要靠母亲打工赚钱。看着这家孩子满墙的奖状,实践团成员蒋苗苗真诚地说道:“我们自己还是学生,虽然现在能做的有限,但如果他们今后有学业上的问题,都可以与我们微信或电话联系。我们也会对接公益组织,尽可能给予更多的帮助。”

随后,实践团沿着盘山公路,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了第二个结对点李家沟村。三个结对孩子因为父母失联,从小是由祖辈抚养长大。他们居住在传统窑洞中,尽管家中经济条件不好,但成绩都很不错,性格开朗,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与向往。实践团队成员给每个孩子都送上了新书包。现场,还教孩子们唱起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你们能再次来这儿,我们特别高兴,也很感动。”孩子们对浙外学生都倍感亲切。

在每一个结对家庭中,浙外的学生们贴心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了解孩子学习进展,并赠送校园风景明信片、文具、生活用品等,鼓励结对的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畏困难,心怀美好,拼搏奋斗。

团队成员与结对回访孩子合影

走访结束后,实践团队又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并在近期通过公益直播的方式,为延川县特色农产品代言,并将部分销售额捐给结对家庭。“这一次走访让我内心大受触动。我们希望以直播的方式,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团队成员刘承成说道。

除了公益直播外,实践团队还将以文艺下乡、送教下乡等方式开展活动,为当地送去一场精彩的文化教育盛宴。

实践团队深入结对孩子家庭了解情况

实践团队为结对学生赠送礼物

据悉,自2017年在延川县挂牌“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基地以来,浙江外国语学院已先后四年派出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赴延川开展乡村支教、志愿网格员、关怀老人等活动,为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编辑 杨俏颖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