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额五年翻两番 诸暨珍珠小镇的“黄金十四五”

杭州日报 2025-10-29 16:15:00 3.6w阅
记者 陈立平

昨天是工作日,位于诸暨市山下湖镇的华东国际珠宝城门口依然停满了车。记者在地面停车场兜了一圈,才“见缝插针”找到一个车位。“你要是节假日来,可能要排到几百米外的珍珠博物馆才能找到地方停车。”诸暨华东国际珠宝城有限公司副总裁鲁丹萍对记者说。

华东国际珠宝城

人口不足3万的山下湖镇,是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集散地和交易中心,珍珠产销量占中国的80%、全球的70%。“十四五”期间,当地珍珠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2018年,华东国际珠宝城的年交易额还不足百亿元;到2023年,已经接近五百亿元。这一爆发式增长的成绩背后,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

天时:抖音直播带火珍珠小镇

2018年,鲁丹萍刚来诸暨的时候,华东国际珠宝城还十分冷清,“偌大的市场有三分之二的位置是空着的,门口的停车场不管什么时候来车位都随便停。”

2020年7月,抖音在华东国际珠宝城设立了官方直播基地,为山下湖这个“珍珠小镇”带来了“泼天流量”,也让大量年轻人对珍珠产生了兴趣。“过去,珍珠被认为是‘妈妈才带的土气珠宝’,现在通过直播、开蚌体验等玩法,珍珠成了年轻人的新潮流。”鲁丹萍说,相对于黄金、钻石等,珍珠的价格更加亲民,“在珠宝城,从几十元到几百万元的珍珠你都能买到,而千元以下的珍珠占了交易量的绝大多数。”

短视频带来的“流量密码”,很快被诸暨珍珠产业的从业者掌握。上到七旬高龄的“珍珠奶奶”,下到从传媒学校毕业的年轻主播,山下湖镇迅速掀起全民直播热。以前只懂闷头养蚌的山下湖人纷纷走到镜头前,把“珍珠故事”传递给全国观众。

新冠疫情过后,线上直播积攒的人气,进一步转化为线下的客流,继续推动珍珠产业高歌猛进。“近几年销售额基本在四百亿元以上,还提出了冲刺千亿产业的目标。”鲁丹萍说,除了抖音,目前他们还积极向小红书等平台进行拓展,继续推动珍珠产业可持续发展。

地利:“与杭同城”惠及珍珠产业

除了抖音直播带来的“天时”,诸暨临近杭州等大城市的地理位置,也为珍珠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优势。

“我们在全国多个主要城市都设了门店,唯独在杭州一家店都没有。原因很简单——杭州人来我们这买珍珠实在太方便了。”华东国际珠宝城阮仕珍珠门店负责人表示,珠宝城的顾客中,从杭州过来的至少占了三成,“其中工作日主要是代购、批发商,节假日则以自驾过来的游客为主。”

华东国际珠宝城人潮涌动

杭州发达的电商配套,也为珍珠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诸暨珍珠直播的火爆,吸引了许多杭州的新媒体人才慕名而来。“白天在诸暨做直播,晚上又回滨江睡觉。随着业务越做越大,很多人干脆直接搬到诸暨来了。”上述负责人说。

早在“十四五”开局,诸暨就提出了“与杭同城”的口号。随着“十五五”即将到来,诸暨的临杭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放大。距离华东珠宝城十几分钟车程,是正在施工中的柯诸高速。这条年底即将开通的高速,是杭州“二绕”最后一个缺段。杭州“二绕”成环后,将串联起杭州都市圈内的诸暨、海宁、德清、安吉等地。

“外地游客自驾来山下湖买珍珠,路上花费的时间将进一步缩短,上下高速也更加方便。”诸暨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山下湖的珍珠产业,店口镇的五金、陶朱街道的毛巾等特色产业也将受益于这条高速,有效促进杭州都市圈人流、物流循环。

人和:“珍二代”开辟消费新场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山下湖珍珠产业的腾飞,最关键的在于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

鲁丹萍自己就是一个“85后”。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她毅然放弃在上海的工作,来到诸暨投身珍珠产业。“我刚来的时候,做珍珠的几乎都是年纪大的叔伯阿姨,看不到几个年轻的面孔。随着珍珠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珍二代’回乡创业。”

1997年出生的陈建勋就是典型的“珍二代”。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家后院的水塘里带着两名杭州来的游客采蚌。大约六亩的水塘上挂满了浮标,底下则养着各种类型的珍珠蚌,水塘边停着五六艘手摇小船。陈建勋陪顾客采蚌后,直接递上一把小刀,在院子里开始开蚌。一只蚌打开,在游客紧张的注视中,一颗颗形态各异的珍珠从蚌肉间被拣出来,放到一只碗里。

顾客在小船上采蚌

这种如同“开盲盒”的新奇体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每天有一千五百多人慕名来到这个院子,八天开蚌超过两万只。除了周边的杭州、绍兴、上海等大城市,甚至还有人从北美、非洲过来体验。

陈建勋(右一)协助顾客开蚌

开蚌完成后,在院子里的一间工作室里,游客还可以让工作人员现场将开出的珍珠加工成各种饰品。在样品展示柜里,记者发现还有不少水滴型、心形的珍珠。“按照传统观点,珍珠是越大越圆越好。但来开蚌的大多是年轻人还有小孩子,这种异形珍珠也很受欢迎。”短短十余分钟,工作人员就把刚刚开出的十几颗珍珠串成了一个珍珠手链。

如今,陈建勋家所在的街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开蚌一条街”,集中了三四十家开蚌体验店。从传统的养殖批发到开蚌体验,是诸暨珍珠产业打造消费新场景的生动实践——打开的不仅是蚌壳,也是从“买珍珠”向“玩珍珠”转变的发展新思路;串起的不仅是珍珠,也是消费与文旅之间的“珠联璧合”。


责任编辑:邱丹晨
审核:郭雀屏 肖向云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