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运河文化如何传承发展?专家学者齐聚乌镇给桐乡支招

杭州日报 2022-11-10 10:56:00 4.3w阅
记者 陈立平 通讯员 徐振华

11月9日,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当天的晚上,一场聚焦“Internet&Canal:互联网背景下的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题咖荟在大运河桐乡乌镇段举行,再次演绎大运河和互联网的“桐乡之缘”。

本次咖荟在浙江省文物局指导下,由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大运河国际研究中心、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共桐乡市委、桐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桐乡市世界互联网大会承办工作委员会、桐乡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桐乡市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来自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扬州市、嘉兴市以及桐乡等地的领导以及相关文史、数字化研究专家、规划设计专家等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咖荟。

大运河桐乡段全长约44.32公里,是大运河浙江段流经县域最长的遗产河段。为进一步保护传承桐乡大运河文脉,展示桐乡大运河多彩人文、千年风华,有效激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桐乡于2021年底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打响以“运河文化”为代表的桐乡历史文化金名片,把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摆在本届党委、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并专门组建桐乡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打响以运河文化为代表的桐乡历史文化金名片。

“Internet&Canal:互联网背景下的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主题咖荟紧密依托和始终锚定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一先发赛道,选取桐乡这一小切口,致力推动大运河文化和互联网文化在此打开边界,实现思维、学科、技术、产业、治理的融会贯通。同时,咖荟通过集结政府部门、专家智库、研究机构、国有企业、市场行业等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指导桐乡打造中国大运河精彩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园提供真知灼见,为推进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高标准建设建言献策,助推大运河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擦亮桐乡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进一步打造“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新的标志性文化高地。

千年大运河,创新互联网。本次主题咖荟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为宗旨,结合浙江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和探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通过数字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赋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胡坚,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刘亭,江苏省扬州市文联主席、原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专职副主任、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姜师立,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专家李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张广汉,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张环宙等专家大咖分别围绕《浙江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运河文化的国际交融》《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等内容在咖荟上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在主旨演讲环节后,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卢远征、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伐、浙江人民出版社数字融合部主任童桦、杭州运河辰祥工业遗址综合保护开发公司董事长汪伟涛、盘石集团总裁吴月凌、嘉兴文史研究馆馆员崔泉森等来自互联网行业、数字文旅领域方面的研究专家和管理精英围坐在一起,在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时政评论家、外交专栏作家马晓霖教授引导下围绕“桐乡如何抢抓世界互联网大会机遇,打响桐乡运河文化品牌”进行圆桌对话,开展深入的探讨交流。

在本次咖荟上,桐乡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外国语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授牌成立了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大运河国际研究中心桐乡观测点,推动大运河(桐乡段)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从古至今,大运河都是桐乡重要的经济文化“大动脉”。这次与桐乡携手,围绕大运河主题,从“小切口”做“大文章”,将有助于双方进一步集聚智慧和力量,助力擦亮桐乡大运河文化金名片,讲好“千年运河”的桐乡故事,凸显“风雅桐乡”文化辨识度,让文化成为高质量谱写“重要窗口”桐乡篇章的鲜明标识和助推“两个先行”的强大力量。

咖荟举行期间,桐乡大运河沿线的重点镇、街道还与相关企业进行了项目签约。


责任编辑:张世新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