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丝绸博物馆儿童工坊开设的暑期特色课程引得家长孩子直呼惊喜。
这是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青年学子第一次来到国丝馆志愿教学,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挖掘敦煌价值,讲好敦煌故事,向世界传播敦煌风采。
聚焦敦煌
针对此次丝路周,“奇丝妙艺”团队以敦煌为切入点,结合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主题展览,对此精心打造了国丝馆专属课程。
在实践前期,团队成员于丝绸博物馆展开调研,熟悉馆内教学场地,参观馆内开设展览,为课程设计寻找良好的基点与灵感。团队成员了解到国丝馆有极为丰富的相关丝绸服饰布料之类的课程,虚心学习后,也了解到了许多。团队成员的课程设计以美术教育为载体,从缝纫、编织、印染、绘画等角度进行思考设计,尽可能加入敦煌元素,或纹样,或色彩,期望游览者们在参观完家门口的敦煌展后,亲手制作一份纪念品保留。
专注美育
教学课程分为7月11日-7月23日、7月25日-8月6日、8月8日-8月20日三个阶段展开。在这222场主题活动中,共开展了以下6门课程:
敦煌色彩手串编绳:使用各色各种材料的棉线及珠子,进行搭配和创意,编织蕴含敦煌色彩美学的藏式手串。
敦煌纹样不织布贴画:利用各种颜色的不织布材料,进行搭配颜色,进行创作并剪出具有敦煌韵味的不织布画,感受中国传统纹样的艺术魅力。
敦煌样式的玻璃透明灯:它成功的将现代化的灯具与敦煌的美学设计混为一体。利用小小的材料,营造如梦如幻的彩色光影世界。敦煌色彩玻璃灯旨在以手工的形式,以几何化的图形进行拼贴创造。它充分运用敦煌色彩,剪切拼贴敦煌色系的彩色玻璃纸,使大家在动手的同时领略敦煌色彩美学魅力。
敦煌色彩飞天伎乐纸偶:利用各种颜色,搭配出独属于你的敦煌关节可动人偶,在一笔一画之间探求敦煌神女的色彩与动态之美。
敦煌色系diy捕梦网:课程以“敦煌色”为切入点,运用不同材质的绳线和珠子编结成捕梦网,以此展现敦煌配色的艺术性和独特性。
敦煌纹样热缩片、冰箱贴:热缩片的质地与塑料相似,热风一吹,就会变成原本的三分之一大小。活动以敦煌纹样为主题,利用热缩片预热缩小的特性,制作富有创意的“敦煌印象”小饰品。
在短短的几周时间里,儿童工坊接待了2168位亲子,他们或是独立制作,或是与家长协力合作,都完成了自己心动且满意的作品。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好些课程比较火爆,报名都是要抢的,许多家长朋友一大早就带着孩子来了,生怕没有位置。
名师指点
在团队实践期间,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党委副书记钟江顺教授对团队的实践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他多次来到国丝馆,查看每个成员的授课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教学建议,给了成员很大帮助。
“艺”点微光
杭师大美术学院“奇丝妙艺”美育团队带领孩子们创作独特作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创作氛围中,孩子们的创造力被激发,内心想法也表达的更加丰富。从羞于表达到踊跃介绍自己的作品,从遇到不懂的步骤不敢开口询问到主动帮助别的小朋友,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于小朋友们而言,能在观看展览的同时通过对蕴含敦煌美学色彩的课程进行学习,通过体验敦煌配色藏式手串编制、藻井纹样不织布拼贴等系列课程,不仅学习到新的优秀文化知识如:藻井纹样、敦煌配色、编织技法,感受到了不同的新型的美学材料如:毛线、不织布、小型缝纫机、热缩片等,做到学以致用。
据悉,在志愿教学结束之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与博物馆合作,以博物馆特有的文化底蕴为载体,结合美学色彩,共同构建特色博物馆艺术课程,是他们前所未有的一次体验。这锻炼了他们的组织构建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提升了他们的创新素养、提升审美能力,让他们更能思考如何上出有趣的美术课程,在这条道路上更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同时,杭师大美院“奇丝妙艺”团队青年也很高兴能让更多的参与者和参观者以更新的视角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