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学生,2025“青爱的杭州”来了!我们帮你上头条!

杭州新闻 2025-06-26 13:52:00 48.8w阅
记者 王泽英 制图 张妍 技术 郭迪

我们的中国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你身处的杭城又在面向怎样的未来?

一批批金牌旅游村的诞生,让乡村好风景变成了“好钱景”,越来越多乡亲们打心底里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科技创新到工业制造,从不断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到城乡发展均衡水平常年居全国前列,一个个创新奋斗的故事,谱写了浙江践行“红船精神”的动人乐章;

青年就业、孩子上学、老人养老,杭州民生实事“全包圆”,一个更幸福宜居的美好家园正在加快建设中;

……

我们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幸运儿,因为我们正身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伟大变革时代。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生逢其势,当与势共舞。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力量,青年人要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同向同行。

社会实践,是青年触摸时代脉动、读懂城市发展的鲜活窗口。搭建青年实践平台,以青年视角共话发展,杭州一直在行动。

(点击此处投稿)

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擂台赛),是杭州日报品牌项目,从2010年启动至今,已连续组织开展16年。去年,活动升级并成立“青爱的杭州”大学生社会实践联盟,努力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国样板,受到了众多高校和大学生的追捧。16年来,活动覆盖高校200余所,累计共有超过6000余支队伍20余万人次参与,成为青年学子们展示才华、实践梦想的精彩舞台,厚植爱国情怀、培养使命感的重要载体。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今年,第二届“青爱的杭州”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继续升级,提升活动影响力、覆盖面和育人实效,强化青年对城市的参与度、创新力和贡献力。希望广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搞“走马观花”,不做“蜻蜓点水”,鼓励青年学子走进杭州、浙江及全国,通过一次实践,深入一个领域,认知一个行业,破解一个题目,形成一份报告,完成一个使命,实现一次成长,以青春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五大主题,有这些!

围绕国家战略和杭州市委决策部署,聚焦一个关键词凝练一个主题方向,第二届“青爱的杭州”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拟定构建“五青”主题实践体系。

01
青读·“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

——建议青年学子走读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的新答卷,设计生态研学路线,深入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示范点走访调研。

——可聚焦城市公园、新建绿道、农村水系等,解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本地化实践,以青年视角呈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02
青寻·“红船精神”的时代发展

——今年是“红船精神”提出20周年。

——建议青年学子寻找“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中的新发展。

——可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领域,挖掘“红船精神”在新实践中的新发展,以青年之眼记录“红船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03
青访·“五年规划”的美好图景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一年。

——建议青年学子聚焦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数字化发展、绿色发展等19个重点领域,分领域走访调研、开展成就解码。

——看“十四五”谋“十五五”,为所调研领域提供建设性建议,以青年视角和智慧助力各地各领域高质量发展。

04
青探·“一枝一叶”的温暖表达

——今年杭州两会票决出市政府2025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

——建议青年学子在沉浸式社会观察中担当“民生体验官”,采用“调研+提案”模式,实地探查记录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用扎实的数据、科学的分析、理性的建议为民生实事助力。

——调研报告优化后可向有关部门提交建议,以青年担当推动民生福祉持续升温。

05
青荐·“杭州故事”的青春推介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现有513万青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3,是一座青春活力之城。

——建议青年学子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宋韵文化、亚运遗产、赛会之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最美杭州等重点领域展开实践,作为“Z世代杭城推介官”,梳理杭州经验与模式,在实践历练中成长为新时代“杭州故事”的青年讲述者。

——形式不限,鼓励采用双语调研报告、城市vlog、非遗创新设计等多元形式,给世界写一份杭州“推介书”,以青年话语搭建国际传播桥梁。

怎么参加?指南请查收

1、参与方式:登录杭州新闻App(杭州日报官方客户端),在页搜索“第二届‘青爱的杭州’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按要求投稿并填写相关信息(每所高校不限投稿次数,每个账号限投一个作品)。(点击此处投稿)

2、参与须知:报名团队投稿必须原创,且必须包含一份社会实践课题报告。投稿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课题报告的知识产权归原创者所有,活动主办方享有其使用权,拥有对所有课题报告进行展示、报道、宣传、使用的权利。

提交的社会实践课题报告必须包括以下五块内容:

(1)实践团队介绍。包括实践主题(五选一)、实践团队名称、所在学校、所在学院、团队人数、学生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指导教师姓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2)实践目的与意义。

(3)实践时间与地点。

(4)实践过程。

(5)实践成果。

3、活动时间:第二届“青爱的杭州”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即日起正式启动,持续至8月31日。

活动热点问题解答

 问:活动五大主题比较宏观,如果团队的实践主题切口较小,可以参加吗?

答:可以。针对往届团队的热门实践主题,主办方总结归纳了一些选题提示。

很多大学生喜欢走进美丽乡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新气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了哪些新变化?如何打造乡村文旅融合新业态?乡村人居环境如何有机更新?类似这样的小切口主题,都可投稿第一大主题【青读·“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如果实践地在杭州,且有特别的实践形式来推荐杭州乡村的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可投稿第五大主题【青荐·“杭州故事”的青春推介】。

艺术支教、体育支教、学科支教……在全国各地的黄土地上播种希望,是不少大学生热爱的事情。一些大学生团队连续多年前往同一地支教,这些年当地的乡村教育有了哪些提升?可投稿第三大主题【青访·“五年规划”的美好图景】;在乡村教育一线总有一些常年坚守的榜样教师,他们的情怀与担当是点燃乡村教育的希望,可投稿第二大主题【青寻·“红船精神”的时代发展】。

如果实践团队前往企业调研,也有多个主题可供选择。聚焦企业阶段性的高质量发展成就,可投稿第三大主题【青访·“五年规划”的美好图景】;挖掘记录企业及其典型人物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比如科研人员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企业面对国际贸易变局想方设法克服新兴市场拓展困难等,都可投稿第二大主题【青寻·“红船精神”的时代发展】。

问:团队不是来自杭州的大学,社会实践的地方也不在杭州,可参加今年的活动吗?

答:可以。今年活动遵循“两不限”的原则:不限参与团队属地;不限参与团队实践地。因此,欢迎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团队前来参加,大学生团队可走进杭州、浙江及全国开展实践。

问:此次活动,优秀实践团队可获得哪些奖励?

答:活动过程中,杭州新闻App将开设“第二届‘青爱的杭州’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题,实时更新优秀实践团队作品。特别出彩的实践团队,本报将进行新闻报道。

9月初,主办方将汇总报名团队优秀实践报告进行集中展示,结合专家评审、大众投票情况,评选出最佳实践团队、优秀实践团队、优秀组织学校、优秀指导教师若干;11月将举行颁奖暨成果展示活动,为获奖团队和学校颁发证书。

问:活动过程中如有对活动相关事项不清楚,怎么联系主办方?

答:大学生团队负责人可扫描“第二届‘青爱的杭州’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微信群二维码,入群了解比赛动态,在群内提问;也可拨打电话0571—85051886,咨询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陈洁
审核:李维和 钱伟锋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