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守抗疫一线,尽显青春底色!浙财大志愿者在行动

杭州新闻 2022-02-14 15:18:00 7.2w阅
通讯员 赵蕾 王梦婷 见习记者 王泽英

由于疫情的影响,浙江财经大学的师生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寒假。许多返乡的浙财大学生,甚至有因疫情无法返乡的学生,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承担起了疫情防控工作,加入志愿者队伍,充实基层防控力量。他们值守在社区、车站、疾控中心等防疫一线,劝阻社区居民撤离及登记信息,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码行程码查询,参与运输防疫物资和核酸检测,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责任和担当。

在金华市磐安县的龙山社区,身着红马甲的疫情防控志愿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浙财大21数智管理创新班的卢佳璐就是其中的一员。在疫情防控的半个多月里,每天工作八小时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在这八小时里,劝阻居民不聚集成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疫情防控期间,卢佳璐也会遇到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居民,甚至有的居民对此不屑一顾,但她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还想到了用方言与老人们沟通。听到了亲切的方言,居民们也更加愿意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卢佳璐说:“虽然疫情防控工作会遇到困难,但我相信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定会战胜困难。”

21数智管理创新班 卢佳璐

家在杭州市富阳区的赵丝缨,是浙财大20级金融5班学生。壬寅年关,疫情反复,杭州牵动着无数民众的心。作为富阳区新登镇居民,赵丝缨与许多同学奔赴抗疫一线,牢牢卡住疫情涌口,严控出入口人员排查,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检测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三冬无白雪,细雨滴空阶”的南方地区抗疫,前线志愿者也愈发艰难:长达六小时的连续站立工作,往往是汗水浸透外衣,迟迟也干不了。但她一直站到腰酸背痛也不肯停下手中的事项,卸下肩上的责任。她说:“抗疫志愿虽苦,但是隔离不隔爱,这次疫情期间,万众一心抗击病毒的决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青年人,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所有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所有阴霾之下都匿蔽着柳暗花明曦光初现的希望。

20金融5班 赵丝缨

21级经济与贸易类1班的吕安圣,家住金华市东阳市。截至1月29日,杭州新增确诊病例19例,疫情形势相当严峻,为积极响应金华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她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东阳市江北方舱医院志愿服务总队。1月27日总队一接到高速站点(金华市东阳市收费站点)核酸检测服务的工作任务,便迅速动身前往,第一批次到达服务点并有序展开对来东、返东所有车辆及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

东阳在杭人员多,相比周边县市压力更大。“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把东阳的‘入口关’守紧、守牢”,吕安圣说,“以我们确定性的工作和举措应对好疫情的不确定性,以我们少部分人的不休息换取100多万东阳市民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所有的防疫志愿者都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在春节期间坚守值勤,时刻做好打防疫持久战的准备!

21经贸1班 吕安圣

家在1月疫情风暴中心——金华市永康市的徐婧,是浙财大一名20级财税4班的本科生。返乡后,徐婧加入了阳光战疫车队,完成登记物资任务,以提高物资运输效率。最忙之时,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十点,徐婧一整天都不停下来休息。从晕头转向到井井有条,是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徐婧同其他志愿者一起,搭建起永康物资运输的通道。身处战疫一线的人们像片片拼图,当拼图拼于一处,便有了与疫情战斗的力量。

20财税4班 徐婧

家在杭州市拱墅区的焦浩昀,是我校20级财税2班的学生。1月28日,在得知滨江区疫情严重后,他作为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抗疫小组的成员,义无反顾地奔赴滨江区疫情最严重的小区之一——长江西苑。天空是一片漆黑,屋外是狂风暴雨,眼前是白茫茫的雾气,身后是家人的牵挂和鼓励。面对超出预期的工作难度,焦浩昀没有退缩。他们穿上防护服,挨家挨户地劝说并引导社区居民撤离,记录居民信息,直至深夜。那时,供志愿者们休息的指挥部缺少食物和饮用水,仅有一把椅子和一件军大衣供志愿者睡觉。焦浩昀说:“大家都在拼命,我也应当如此。”

 

20财税2班 焦浩昀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大爱在奉献中传递,疫情防控,青年先行。浙江财经大学还有数百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这个寒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抗疫工作中,成为抗击疫情志愿者队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奉献中传递大爱,真正彰显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杨俏颖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