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攻关也是一场“世界杯”!杭高院党委书记与师生共话“制胜法宝”

杭州新闻 2022-12-06 19:09:00 6.4w阅
通讯员 薛雅文 白丽文 记者 王泽英/文 严昊 闻鎏法/摄

近日,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杭高院)举行党的二十大宣讲活动——师生共话二十大。杭高院党委书记邵雪荣来到引力波宇宙太极实验室,与窄线宽激光器研制团队和微推团队的相关科研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来自数理学院、物光学院、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科研与平台管理部的师生代表和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起参加。

邵雪荣对各二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对师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认真态度和深入思考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结合杭高院实际,邵雪荣与现场师生交流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体会。他表示,教育优先发展,重在夯实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基础。杭高院要继续按照培养“世界前沿科学技术的引领者、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者、新型产业发展的驱动者”的目标任务,积极完善关键领域学科方向,着力建设交叉融合课程体系,走近地方产业,全力打造协同育人新机制。参与造就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及其后备军的全过程,更好助力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谈到科技自立自强,邵雪荣强调,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四个面向”,杭高院作为中科院体系在杭州的一脉分支,要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自主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发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努力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邵雪荣生动地将科研团队的攻关任务比作“一场航天科学的世界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个国家都在拼尽全力、你追我赶,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未来、就要被比下去。实现人才引领驱动,邵雪荣指出,更好地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聚天才英才而用之,首先要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坚持引进、培养、稳定并重方针,以打造人才蓄水池为关键举措,面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关键技术领域,深入实施领军人才与团队汇聚工程、人才培育计划。

邵雪荣表示,杭高院两支科研团队参与研制的紧凑型氪氙霍尔效应电推进系统和窄线宽激光器先后随“力箭一号”和“梦天舱”分别于今年7月和10月升入太空,这标志着杭高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从此迈入了新的阶段。现场师生深受宣讲鼓舞、倍感振奋,纷纷围绕“自主创新从何而来”这一话题,结合自身的科研领域,分享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大的切身感受。

窄线宽团队技术负责人 贾建军:“做世界首屈一指的技术”

“太极实验室虽然刚刚建立两年,但是制造出的许多装置已经承接了巡航任务。此次发射到空间站的窄线宽激光器,其工程化成果和技术指标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未来可将太极实验室的技术产业化,纳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窄线宽团队电子学软件主管设计师 潘明忠:“创新来自对极致的追求”

“要对每个环节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做到创新。越是创新、越是团队协作,越需要沉下心、静下心,去追求极致。”


窄线宽团队光学主管设计师 孟令强:“党旗鼓舞下,做突破‘无人区’的突击队”

“要科技创新,首先要敢于突破‘无人区’。在我们实验室里,一直悬挂着一面党旗和突击队队旗,每当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抬头看到党旗,总会被一种力量深深鼓舞。在科研路上,党的指引鼓舞着我们奋斗,党的精神给予了我们莫大的激励。”


窄线宽团队高电子学副主管设计师 刘迪:“自主创新来自从始至终的坚持”

“我们团队曾经连续两年春节在岗位上度过,没有回过家。虽然已经数不清熬过多少个通宵,甚至有一年春节加班不慎骨折,打着石膏继续做实验,但和同事一起奋斗的历程从未想过放弃,想的很简单,就是坚持把科研做完。”


微推团队设计师柏树:“创新,也需要一份情怀”

“我们的项目要从实验室发射到太空去,有时候即使去查资料,能得到的资料也是有限的。但是一旦技术突破了,做出来的项目很有可能就是国际领先。所以对我们来说,创新不仅需要技术、经验,也要怀有一份信念和情怀。”


微推团队设计师 龙建飞: “航天精神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印记,不会忘记,自主创新就是做有挑战的事情”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印记,是怎么都不会忘记的。我们经常需要钻进这个罐子里调试设备,经常一调就是一天。对我来说,机遇往往是最难得的,值得全力以赴。做有挑战的事情,人生才有意义!”


微推团队技术人员 吴铭钐:“青年强则国强,在杭高院尽情施展才华”

“作为青年,自己很幸运通过杭高院的平台,加入了优秀的团队,帮助自己继续提升,发挥所长,施展才华。我非常珍惜平台、团队、项目的历练,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好科研,做强国青年。”


窄线宽团队项目调度边伟:“创新离不开团队协作力量、团队奉献精神”

“我经常在晚上看到实验室里还亮着灯,科研团队的辛苦付出看在眼里,也化为一份责任记在自己心里。感谢院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对科研项目推进作了强有力的支撑,全力保障科研项目的进度。”


研二学生卢世旭:“每当遇到困难走不下去时,都会想到这是我可以做出重大突破的机会”

“作为学生能有难得的机会和宝贵的经历参加国家级的项目,在进入杭高院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科研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份工作或是任务,更像一个兴趣。每当遇到困难,走不下去时,都会想到这是我可以做出重大突破,做出贡献的好机会。”


物光学院党总支书记 窄线宽项目副指挥 亓洪兴:“创新是逼出来的,要有突破不可能的气魄”

“我们应该为‘身为中科院人’感到骄傲!做科研的过程的确很辛苦,但这却是我们一生的财富。创新是逼出来的,只要国家需要,做不出来也要做”。

听完现场师生的分享,邵雪荣以“创新自信”“科技自立”和“青年自强”三个关键词,向与会师生提出要求,杭高院作为中科院体系的一脉分支,要始终坚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贡献。希望杭高院广大青年学子在投身科技创新的时代洪流中,将“爱国、求实、担当、奉献”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葛晓路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