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杭州市钱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科院大江东校区承办的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正式启用仪式在杭科院大江东校区举行。
据介绍,国家级“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总投资3亿元,占地约43亩,总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配备教学实训用房、室内体育用房、学员公寓、学员餐厅、自助餐厅和地下停车库等设施,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集产、学、研、赛、培、创六大功能为一体,集聚政、行、企、校多方优质资源,按照“内外统筹、校企协同、特色引领、优质发展”原则,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基地努力构建具有良好综合性的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培训中心;构建具有良好开放性的区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具有现代工业性的企业工艺技术开发中心;构建特色明显、国内一流 力争达到国际标准的,具备承办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国际教师培训和国家技能大赛能力的实训基地;构建高端技术引领、富有文化内涵、体系标准完善、科学高效运作的管理模式;努力打造成“举办体制有创新、管理机制有特色、人才培训有质量、技术研发有成果、社会服务有美誉”的国家级一流公共实训基地。“这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喜事,代表着学校服务杭州‘新制造业计划’和钱塘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杭科院党委书记谢列卫指出,“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杭科院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办学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为学校高质量推进新一轮“创一流”内涵建设和推动学校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夯实了硬件基础。杭科院将把持续建好“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工作,重点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推进六大实训中心内涵建设,为助力杭州“新制造业计划”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国内一流的示范性培训基地.
启用仪式上,“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被授牌“杭州市新质生产力科普馆”和“钱塘(新)区未来工厂实践基地”,并挂牌“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实训基地的揭牌启用既是阶段性成果,也是一个崭新的起点。”钱塘区副区长潘伟红指出,钱塘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杭科院“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智能制造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推动社会各界力量互通互动,做优做强钱塘区新制造实力,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挖政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培养一批服务地方区域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形成一批具有钱塘辨识度、社会美誉度的实践成果,打造智能制造领域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培训、技能大赛、合作交流、创新创业的“钱塘样本”。
现场举行了项目签约与发布仪式。杭科院与肯拓(天津)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工业机器人实践中心,与上海数造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中心,发布承办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浙江一类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