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餐厅,你会发现每一张餐桌上都醒目地标贴着两排联系电话号码,它们专门用来直接接收和处理师生们对餐厅餐饮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每个餐厅都有,第一排是餐厅主任的电话号码,第二排是饮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的。”傅英告诉记者,接到电话了解情况后,餐厅主任需要及时赶到现场直面师生,“该换菜就换菜,该道歉就当面道歉,多听多看多询问师生的诉求,多体谅多理解师生的感受”。在傅英看来,做好餐饮就是在育人。
“一个学校的食堂好不好,师生说了算。”傅英直言,微后勤“智慧服务”上搜集汇总的每一条意见,“听你说”座谈会上的每一个建议,她都会尽其所能给出满意的答复。
拿去年9月一场新生座谈会来说,活动现场共收到学生对食堂菜品种类、用餐体验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14项,现场解答解决问题11项,其余3项问题梳理形成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真正做到件件有登记、件件有回音。座谈会结束次日,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学生陈翌阳在食堂就餐时便发现换了一批新的楠木筷子,这正“呼应”了她在会上反馈的“有筷子头儿发白”情况。“万万没想到原以为只是随口说说的事情,居然马上就落地了。”陈翌阳直呼“超出预期”。
不仅如此,傅英还带着恕园、勤园、慎园、和园、仁园几个餐厅经理,在全校范围内展开问卷调查,共收集2517位同学的意见。开设深夜食堂来满足学生实验自习后晚归用餐的需求,新增米线煎包等暖胃小吃档口来提升学生用餐体验,引入一体化岛台餐炉营造温馨舒适的用餐氛围......
“老傅很严,对自己严,对工作严。她老说,‘个人的事再大都是小事,工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共事多年的餐饮员工、一级中式烹调师袁金告诉记者,在她印象里,傅英从来都是早出晚归,十几年来天天如此,“她没有假期概念,春节也一样来,真的是以校为家。”饮食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建丽对此深有体会,“哪怕是下班,傅老师也会打电话来提醒工作,比如要添点儿春菜,菜色要搭配好,降温就要热热乎乎煲点汤......”
不同于工作中的严肃“较真”,生活中的傅英爽快热情。“没架子,拿员工当兄弟姐妹对待的,前段时间我们有个员工朱明水,当时他的孩子生了大病,傅老师带头募捐帮助解决困难。”张建丽边说边竖大拇指。“想做好餐饮工作,得先捋顺了我们餐饮390名员工的思想,大家心齐了,才能把事做好。”傅英感慨。
心齐了,傅英就开始考虑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技多不压身,有本证拿在手上,说话做事腰板都会更硬气的。”在傅英看来,尊“匠”重“技”对学校后勤餐饮发展和员工自身成长来说,是一件共赢的事。据了解,饮食服务中心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累计80余人,相当于每5个员工中就有1名员工有“技”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