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icious,brilliant,awesome,delightful”,当基里巴斯青年领袖团嘉宾们结束圆桌午餐时,一连用了好几个词语来表达赞美,这是浙江外国语学院日前接待基里巴斯青年领袖代表团时的一个场景。尤其是当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中外餐饮文化》的学生们用英文向嘉宾们一一解读定制菜单上的“密码”时,基里巴斯国家青年委员会主席贝尼斯·埃基埃塔·赛米洛塔被师生的用心感动到落泪。
据悉,不久前,基里巴斯青年领袖代表团一行11人访问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了让青年交流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浙外将课程创新教学融入接待方案,把《中外餐饮文化》课程搬进了接待现场,由课程师生承担接待午餐的策划和接待。师生在深刻理解基里巴斯风俗文化以及中基两国友好渊源后,从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中受到启发,聚焦“友谊方舟”主题,为冷菜、汤、热菜、主食、甜品和餐后饮品分别设计了“密码”,比如418ZISU为欢迎代码,代指活动时间与学校,2道汤品以686KIR代指基里巴斯国际区号和国家代码,热菜以0571HZ密码打开杭帮菜文化体验,2道主食米饭和饺子以86CHN的中国国际区号和国家代码体现了中国饮食特色,80625BFF中基友谊代码意指中基两国建交日与Best Friend Forever缩写,餐后饮品为学生自制特调的九曲红梅奶茶,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之意、以886XH作为告别代码,指代“再见西湖”。离席前,每位客人拿到一张欢迎嘉宾再来的“友谊方舟”定制船票。用心、用情的餐饮设计和流利的英文解说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课程负责人李娜老师对于此次实践颇为感触:“此次课堂创新得益于学校搭建的对外交流平台,这不仅是‘四课堂’联动的一次有效尝试,也是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案例,同时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渠道。”她表示,课程教学采用了项目制方式开展,将同学们分为菜单设计、餐台布置、餐品研发、现场接待等多个部门,开展沉浸式、全实景的教学。
负责餐会菜单设计的黄珊珊同学,特别要求收藏一份菜单,“这次菜单设计得到了嘉宾们的肯定,尤其是在餐券上绘制的首次访问基里巴斯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刚好是嘉宾曾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地方,真的是太巧合了,这个作业让我觉得很自豪。”
黄晨曦同学是此次活动的总负责人,“在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对于工作任务的分配,每项工作都需要大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每天晚上我都会做一份工作总结,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准备进度。通过此次活动,让我体会了文旅人的成就感,也对自己的专业更自信了。”
据了解,浙外文化和旅游学院的《中外餐饮文化》是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一直以来在产教融合上勇于创新。2023年5月,浙外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均获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旅游教育质量认证,未来还将依托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资源,继续推动科研、教学和育人等工作的全面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