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阳区大源镇三岭村的小黄岭古道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重生之旅”。村民们自发组织,用双手为这条曾经连接富阳与萧山的古道“刮痧排毒”,让其重现生机。
小黄岭古道曾是富阳与萧山之间的交通要道,但随着大黄岭公路的通车,古道逐渐荒废。近年来,毛竹滞销,无人砍伐的竹林肆意生长,烂毛竹和枯枝败叶堆积如山,不仅破坏了古道景观,还埋下了汛期山洪的隐患。村民们意识到,如果不及时清理,雨季来临,饮用水安全将受到威胁。

“这溪道再不清,雨季来了我们的饮用水就要出问题了!”村民老张在群里敲下一行字,引发了大家的热议。次日清晨,岭下片20余名村民带着镰刀、锄头、麻袋齐聚小黄岭古道。队伍里有并肩作战的夫妻档,有说说笑笑的姐妹花,还有父亲带着刚放暑假的女儿。他们自带干粮和水壶,坚定地踏上石阶,开始了清理行动。

“咱不图啥,就想让子孙后代还能走这条老祖宗留下的路!”年过六旬的张大伯挥舞镰刀,利落地砍断横亘在溪中的毛竹。张大妈也不甘示弱,带着手套,扛起躺在古道中间的枯竹。汗水浸透了衣衫,手掌磨出了水泡,但无人退缩。村民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刀劈、锄挖、肩扛,将成堆的烂竹枯枝装入麻袋。山间回荡着“嘿哟嘿哟”的号子声,惊飞了林间的鸟雀。

村书记楼书记看到群里的实时照片后,既感动又焦急。他立即召集村务人员:“安全第一!咱们得去现场做好保障,更要搭把手!”半小时后,村委队伍带着工具、防火宣传单赶到。见到满身泥泞的村民,楼书记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加入清理队伍。“书记,这点小事还惊动你们,怪不好意思的……”有村民挠头憨笑。“说什么呢!你们给全村带了好头!”楼书记抹了把汗,转头继续跟大伙儿一起清理古道。

原本预估需三天完成的3公里清理任务,在众人齐心协力下竟一日告竣。
夕阳西下,清理一新的古道重现清颜。汩汩溪流冲过光洁的卵石,惊起一串剔透的水花。村民们在暮色中合影,背后是重获新生的青山碧水。楼书记动情地说:“乡亲们给干部上了生动一课!守护家园,永远需要这样的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