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舍北寻根实践团:以STEM研学解锁“舍北书”

杭州新闻 2024-08-07 17:14:00 7.8w阅
记者 王泽英 实习生 沈雅针

实践团队:浙江外国语学院舍北寻根实践团

指导教师:吴卫东、赵春兰

学生负责人:王思洁

投稿主题:“十大攀登行动”主题 第四大类市域协调均衡发展

实践目的与意义

地处浙北的德清县舍北村,历史深邃,文化丰饶。浙江外国语学院舍北寻根实践团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了解村庄需求,将研学之旅与游览体验深度融合,将青年智慧与舍北实际无缝对接,为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团队把 “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与国家文物局所强调的“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这些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结合起来,依托舍北村的独特资源,巧妙设计STEM研学课程,以舍北研学将课本读厚,以舍北实践将课本读活,践行“扎根大地办教育”的中心理念,以课本为路,舍北为书,让孩子们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中领略“舍北书”的深厚内涵。实践团以青年之名,创新文旅融合路径,不仅深化了对乡村价值的认识,更为舍北村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让古村在新时代绽放异彩,共同绘制舍北新篇章。

实践时间与地点

6月28日至7月24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安镇舍北村

实践过程及成果

六月底至七月,浙江外国语学院“舍北寻根实践团”踏上了前往湖州市德清县舍北村的旅途,开展了以“课本为路,舍北为书”为主题的研学之旅。“从课本出发”,以舍北为首站,用脚步丈量热土,把教育办在大地上。

聚焦舍北文化,共绘精品“教材”篇章

初入舍北,从沈约的文学成就到杨学明的科学贡献,成员们震撼于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舍北村带来的独特魅力。在与村民、村委深入交流后,实践队员了解了村庄的历史变迁及现状需求,并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挖掘沈约纪念馆、万善桥、文化长廊中可利用、待开发的丰富资源。

基于此,“舍北寻根实践团”带领孩子们走进村庄,沉浸在这本以沈约、杨学明等为代表人物,兼具历史内涵与科技辉煌的“舍北书”中。以舍北村为中心,奉行“课本为路,舍北为书”的理念,围绕“舍北书”这一中心设计了语文篇、历史篇、文明篇、科技篇等四大篇章,结合学校的学科设计,从四门科目、四个角度带领孩子们走进舍北村,读透舍北书。

团队前期调研合影

团队成员与村委进行深入交流

深入舍北实践,探寻培根铸魂之路

语文篇以沈约的《团扇歌》引出主题,让孩子们动手为团扇作画,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团扇之美,品味沈约的诗词。同时通过“诗词我会读”“解密九宫格”等小组活动,将课本知识带往户外,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舍北村背后的独特韵味。

团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述团扇知识

 孩子们在万善桥上“解密九宫格”

历史篇和文明篇中,“沈约探秘行”和“古今沈约缘”通过小组间趣味拼图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了解沈约,再现沈约人生;“探古董家墩”则通过实地观察,动手“考古”等方式,在模拟考古中发掘出对于历史、考古的好奇和敬意。

小组合作拼图

科学篇中,孩子们通过参观院士馆、看视频等方式了解了杨学明、袁权等当地院士投身科研的种种事迹。与此同时,土豆与双氧水结合产生氧气的实验更是让孩子们惊呼不已,以此培养了他们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启迪孩子们的科学梦。

小木棍复燃实验

分享“研之所悟”,真学真评师生共进

结营仪式上,孩子们填写了课程评价表,对研学中自己的表现以及对各个课程的满意程度进行了打分。5名优秀营员上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团队成员还为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

“我最喜欢‘催化我能行’!实验成功的一瞬间特别有成就感,我要给它打六颗星!”书豪小朋友在写评价表时说。队员冯悦也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游玩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才能充分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热情。

营员填写“课程评价表”

打造文化IP,融合文旅妙趣横生

在深掘舍北文化基础上,实践团精准定位文创产业的空缺,打造Q版沈约特色IP形象,并结合儿童研学的需求设计开发一套童趣风格的文创产品和场馆分布图。与此同时,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个性化打造“课本为路,舍北为书”研学服装,厚实文化根基。

研学部分IP及周边设计

推进多元关注,扎根大地办好研学

村委对本次活动寓教于乐的特点表示了充分肯定,计划将此研学在村内长期运营,并通过与当地小学合作以及利用网络平台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该项目的影响力。

“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青年一代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和村民们的支持让我更加确信,以研学促振兴,办扎根大地的教育,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队长王思洁展望未来,表示团队将继续与当地合作,开发更多元化的研学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杨俏颖
审核:余敏 陈浩
查看专题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