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队: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企业‘走出去’”发展成就观察团
指导教师:杨立乾,谭艳
学生负责人:唐莺歌
投稿主题:“十大攀登行动”主题 第七大类“两个健康”集成改革
浙江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积极“走出去”,观察团利用暑期深入泰国,调研其法律环境、经济发展及文化特色,旨在深入理解浙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化战略及其面临的环境合规挑战。通过实地考察,实践团不仅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实务能力,还为浙企的稳健“出海”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这次经历也有助于激发青年学子对国际法律服务的兴趣,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7月3日至9日,泰国首都曼谷市。
在泰期间,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企业‘走出去’”发展成就观察团通过对话律所、现场座谈、走访一线企业、参观高校、拜访大使馆等多种形式,探究浙企赴泰投资环境合规风险与应对策略,以及浙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战略与实践。
在泰国汉成律师事务所,观察团与当地法律专家探讨了浙企如何在泰国法律框架内稳健运营,了解了相关法律支持和风险防范的策略,还重点学习了如何有效识别和防范在泰投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环境合规风险,这为理解“浙企赴泰投资环境合规风险与应对策略”的调研方向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在泰国浙江商会,观察团了解了浙企在泰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中泰一家亲”框架下,浙企如何推动中泰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此行增强了观察团对浙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施国际化战略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观察团还实地走访了泰中罗勇工业园,调研了包括沃森制造(泰国)有限公司、恒丰家居科技(泰国)有限公司、泰鑫贸易公司、大华科技(泰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在泰浙企,听企业家们讲述他们在泰投资的奋斗历程。这些生动的奋斗故事,让观察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从浙江延伸出去的地瓜藤蔓正在茁壮成长,“一带一路”倡议在实践中不断走深走实。
“在泰国的交流学习实践,不仅让我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真切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企业国际化不仅是技术和市场的输出,更是文化和管理理念的交流。只有技术与文化双翼齐飞,才能助力企业飞得更高更远。”21级翻译(口译)专业的林茈晗深有感触地谈道。
在泰期间,观察团还拜访了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西那瓦国际大学、暹罗大学,与教育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通过交流,观察团发现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可以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来加深,也可以通过一些实际合作来进行巩固和提升。例如,双方教育机构可以探索共同开发双学位课程或交换生项目的可能性,以此鼓励学生在两国间流动,从而增进对彼此文化、语言和商业实践的理解。
“泰国之行让我看到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在浙江企业‘走出去’战略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未来我将积极参与国际实践,努力提升职业素养,为浙江外贸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袁媛说道。
指导老师,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谭艳表示,“此次海外社会实践,以‘法眼’洞察企业国际化的法律挑战与机遇,在跨文化交流中深化了同学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运用法律知识回应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对国际法律服务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未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观察团将撰写关于浙企赴泰投资环境合规风险及应对策略和浙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战略与实践为主题的调研报告、专题论文,为浙企安全“出海”提供智力支持。
杭州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正通过“两个健康”集成改革攀登行动,寻求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观察团结合在泰国获得的一手资料和经验,就杭州攀登行动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营商环境与法治建设:借鉴泰国政府的利好投资政策,杭州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吸引外资和国际企业。此外,可建立法治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工作坊,促进政府、企业及学术界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更加透明、公平的法治环境。
2.加强企业国际化培训:在泰国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建议杭州引入国际知名的跨文化培训师和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增强企业管理层在跨文化环境中有效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教育与文化交流:与海外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和联合培养项目;举办国际商业研讨会和文化节,为专业人士提供了解不同商业文化和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