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芯品乡约”实践团:守护亚运“遗产”,助力文旅发展

杭州新闻 2024-09-10 00:47:00 9.0w阅
记者 王泽英
实践团队介绍

实践团队:浙大城市学院“芯品乡约”实践团

指导教师:陈浩哲、王涵、戴晓禾

学生负责人:沈姝妤

投稿主题:“十大攀登行动”主题 第十大类亚运财富兴城惠民

实践目的与意义

杭州市淳安县界首乡是杭州市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的承接地,承担自行车、铁人三项、公开水域游泳三个大项的比赛。当前,界首乡乘亚运东风,正着力推动体育赛事、乡村振兴、农创休闲、康养度假、户外运动等综合发展,全面打响“会客天下,骑聚界首”的品牌IP。

此次实践以界首乡后亚运文旅发展探索为主线,在学校“联乡结村”的牵引下,走进界首乡洋田村、周源村、严家村等村庄,感受亚运给地方发展带来的变化,并结合亚运特色用好亚运财富,为界首的宣传和文旅发展出谋划策。

实践时间与地点

2024年7月,杭州市淳安县界首乡

实践过程

“大家可以看到这就是杭州亚运会的自行车馆,它的设计理念是‘朝阳鱼跃,千岛明珠’……”近日,浙大城市学院“芯品乡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淳安界首化身推“界”官,以场景直播、文旅调研、农事劳动、支教托育等方式助力界首后亚运时期高质量发展。

在淳安亚运分村,实践团通过直播镜头,将界首旅游攻略介绍给线上的观众。“亚运后游客也这么多呀”“还挺好的,我也想来”……看着直播间越来越多的观众和留言,团队成员更是不顾烈日,卖力地把界首的夏日风景全部“装”进了直播间。

对于后亚运体育旅游的发展,实践团在采访乡镇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在亚运村进行实地问卷调研和访谈,广泛收集了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和景区店员等的意见和建议。实践团共发放问卷146份,深度访谈采访对象17位,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看法,对后亚运时代的发展体育旅游及赛事经济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据了解,界橘是界首的传统支柱产业,为了让界橘也能搭上亚运的东风,更好地走出界首,实践团在界橘基地深入了解了柑橘的种植技术、市场趋向以及界橘的发展历程。

界橘文化馆展陈了近年来界橘公司的创新产品包装和相关的橘类衍生品,实践队员结合亚运小镇的卖点,在界橘直播间的忍不住现场介绍和吆喝了起来,“亚运小镇,时尚体旅;千岛一湖,界定好橘,快来买呀”。为了进一步了解界橘文化及产业发展,团队还深入果园田间,与果农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研,全面了解了柑橘产业的发展情况与果农的生活状况。

据悉,浙大城市学院与界首乡是“联乡结村”的结对单位,自2020年起,双方携手共同书写校地合作的精彩篇章。下一步,实践团将根据产出调研报告、创意视频、策划方案等,为界首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青春力量。

实践成果

根据产业调研,实践团队认识到当前界首的两大支柱产业是亚运“遗产”的骑行产业及传统的柑橘农业,为了融合两大产业,激活亚运财富,实践团策划设计了后亚运背景下采摘骑游一体的“橘味”旅程方案,并升级卡通IP,制作文创作品,并得到了界首乡相关负责人的肯定。

团队还根据调研成果撰写了《后亚运效应下乡村“体育旅游+”的调研与设计》,通过紧抓当前体旅发展痛点,提出了农体旅融合下的产业突围之路,即要守正:让柑橘产业提质升级,再创新:让骑行产业新兴崛起,深度融合,打造后亚运时期的活力小镇。

此外,实践团还与当地暑期返乡儿童共同制作了精美的漆扇和杯垫,为“小候鸟”带来了精彩而难忘的暑假记忆,累计受益人次超100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实践团的4场直播收获超5万点赞。实践团成员们一致表示,将继续关注并支持乡村的发展,守住亚运财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他山之石

随着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胜利闭幕,留下了一批珍贵的亚运财富和亚运“遗产”,亚运会的意义不止于体育竞技,作为一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它在加快城市建设、发展相关产业等方面都将在产生持续的影响力。

根据实践团在界首乡的调研与设计,可以看出,后亚运时代要守护好亚运财富,让亚运财富带强产业,带富人民,造福地方。

一是发展赛事经济,掀起运动热潮。亚运虽然闭幕,但是全民健身的热潮不能退潮,要抢抓亚运在当地的带动效应,发展适合当地的体育产业,从而吸引大众健身,促进体育旅游。

二是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地方特色。为了避免发展的同质化,体现地方特色,在用好亚运财富的同时,需要结合地方产业,让其中优势产业带动弱势产业,形成整体协同发展。

三是创新宣传创意,形成亚运文化。让后亚运效应真正可持续,除了发展产业,更要沉淀文化,将亚运文化根植于地方发展,从而成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达到互相建构,嵌入发展的效果。宣传也要与时俱进,才能彼此赋能,促进发展。

责任编辑:杨俏颖
审核:余敏 陈浩
查看专题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