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2万元,连续40年“领跑”全国各省区

杭州新闻 2025-01-20 15:19:00 6.5w阅
记者 楼蕲

浙江省统计局今天发布一组数据:2024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786元,比上年增长6.1%,连续40年领跑全国各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3,比上年缩小0.03。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三农”是主战场。而要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是中心任务。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浙江美丽经济蓬勃发展,城乡融合加速推进,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

浙江农民持续增收的秘籍是什么?过去一年,浙江坚持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一项项精准务实的行动部署、创富举措,以及不断完善的长效机制,为农民增收注入了新动能。

“有形之手”全力推动

早在2003年,浙江省委准确把舵农村发展方向,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奏响了强农美村富民的“大合唱”。21年来,浙江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2024年2月,浙江印发《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浙江样板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充分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推进机制,在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推动乡村经营增效、增加农民财产权益、强化增收兜底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

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以“有形之手”纵深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联动推进农民农村“扩中”“提低”、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鼓起农民“钱袋子”。

在嘉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多年名列浙江首位。嘉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兴深刻把握“千万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价值理念,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持续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不断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入。

一组数据是有力佐证:2024年,嘉兴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全年签约500万元以上项目165个,投资金额75.3亿元,当年度实现农业产值9.2亿元;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指导意见》,新增盘活闲置农房3497宗;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范提升强村公司、飞地抱团项目,4个案例入选浙江省强村公司“36计”。

“创富之招”迭代升级

隆冬时节的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山水环抱,风景宜人,游人如织。

“2024年以来,我们村加快打造‘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山区县共同富裕实践地,大力发展民宿、培训、研学等产业,推进村强民富。目前,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达到180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6万元。”金星村党支部书记徐雨录说,2021年以来,金星村依托党建联建机制,组织毗邻的7个村和7家企业党组织成立了“大金星”共富联盟,走出了一条片区组团发展的新路。目前,联盟内的村(社)集体经营性年收入平均达70多万元。

“大金星”共富联盟是浙江打破行政壁垒、升级“创富之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浙江乡村片区组团式发展蔚然成风,“大下姜”“大余村”“大李祖”“大塔后”等组团“出圈”,形成跨越式发展的乘数效应,有力带动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迭代“创富之招”,浙江不遗余力。一年来,浙江创新探索“千万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科学路径,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增收八招”,即产业创富招、集体带富招、生态聚富招、科技致富招、活权促富招、人才领富招、流量引富招、区域帮富招。“八招”出击,招招精准:用好产业创富招,念好“土特产富”四字诀,建成产值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126条,实现总产值32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470万人,人均收入5.1万元; 用好人才领富招,推进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累计培育农创客超8.4万人、现代“新农人”26.5万人,带动超百万农民增收致富;用好科技致富招,升级农业“双强”驱动器,率先实现粮油作物农事服务全覆盖,现代农业发展质效齐升……

2024年,浙江农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全面开花,拉动农民增收不断取得新突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

“长效之制”加快构建

在高基数下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既要坚持和深化过往有效经验做法,更要守正创新,迭代完善“千万工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联农带农机制对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具有牵引性作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现代物流体系等客观条件愈加成熟,浙江以整村、整镇、整县甚至整市为单位投身市场,有效落实以产业促进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激发规模效应、品牌效应。

“丽水山耕”问世十年来,形成了“强村公司+村集体+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品种、标准、包装、销售、价格“五统一”,形成了公用品牌联农带农富农的新机制。记者从丽水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在“丽水山耕”的助力下,该市产值过10亿元的品质农业全产业链已有10条,茶叶、食用菌等产业形成了“种全国、卖全国”的格局。

“浙江努力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把联农带农作为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小农户等紧密联合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获得租金、薪金和股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浙江坚持项目为王、投资为先,每年滚动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向乡村延伸,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新空间。”

新年伊始,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推进“扩中提低”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大改革,为下一步打赢农民增收主动仗指引了新方向、描绘了路线图。奋进新一年,期待浙江农民收入再攀新高、持续领跑,为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再添亮色。

责任编辑:郭雀屏
审核:郑超 肖向云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