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于绍兴越城的城市广场、迎恩门水街、黄酒小镇等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灯组已经就位,为城市披上了传统节日的盛装。新春佳节,灯火团圆,这是传承千年的中式浪漫。
随着游客的消费模式与逻辑不断变化,目的地文化浓度、在地性体验深度等都成为其选择目的地时重点关注的维度。聚焦“非遗年”这一主题,各地都在“花式”抢答,以更契合时代的方式做好产品供给、场景供给与情绪供给,激发消费潜力。
“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大幕将启,2500年城址未变的绍兴越城,邀请更多游客前来品鉴“绍式年味”,共同开启蛇年的幸福新篇。
“年味游”
带来“常来常新”的流量密码
“年味游”的火热,与春节入非遗是一次“双向奔赴”。时至今日,人们渴望更多角度、更生动、更深度了解春节所蕴含的节日仪典和文化内涵。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这是鲁迅的小说《祝福》的开场白。“‘年底像年底’”,看起来像是个病句。实际上,前一个‘年底’指时间,是四季轮回的标杆;后一个‘年底’是新年的气象,正是我们俗称的‘年味’。” 在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杨水土看来,古城绍兴2500年的历史窖藏酿就的“年味”,就犹如香气扑鼻的佳酿。
人与地域,总是紧紧相依。“每逢年关将至,儿时搡年糕、裹粽子、请菩萨、穿新衣的场景总是历历在目,这些仪式都承载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祈愿。”种种情感,触发杨水土在更深更远的文化探索中留下自己的人生轨迹。他认为,以“祝福”等仪式为代表的绍兴年俗文化,始终是游客眼中最亮眼的一道文化风景。
杨水土所看重的传统文化,正带着每个时代的印记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去年举行的“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文商旅活动中,灯会、民俗、戏曲、演艺、巡游、市集等百余场活动,让原本散落在古城各处的文化点有了集中展示、相互衔接的活动载体,形成了新的文旅合力。人们蓦然发现、欣然前往这座千年古城的文脉深处。去年春节假期,越城共吸引游客132.74万人次,同比增长111.96%。
“‘年味游’升温,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也为文旅业态的创新提供了启示。”越城区文广旅游局副局长金涛说,从年集、灯会、舞狮等传统民俗,到咖啡、文创、演艺等新型模式,印证着春节的内涵和外延的不断丰富、拓展,更为越城带来“常来常新”的流量密码。
“沉浸游”
让古城形成不易被模仿的城市吸引力
昨天,来自河南的游客张瑞来到书圣故里,在“苏雅旗袍汉服馆”完成了一次汉服妆造体验。身着华美的汉服,头戴精致的发饰,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她仿佛能听见古人的步履声在耳边响起。张瑞觉得,“这是属于江南水乡最特别的文艺范。”
十几位身着汉服的表演者在古城内巡游。
从打卡到体验,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旅程中不再“走马观花”而是“沉浸其中”。为此,越城不断焕新、上新,不仅突出文化展示,更让游客把旅行浓缩在“体验中”,注重感受,愉悦身心。
跨年夜当晚,作为越城文商旅活动的精彩实践,第二届山阴城隍庙会让绍兴府山脚下的山阴古城沸腾了。成千上万名游客赶来这里,“打卡”冬夜里独特的仪式。一条流传了一百多年的“板凳龙”在人群中舞动,与汉服巡游队伍一起走街串巷,依照古老的风俗为人们送来祝福。
“‘板凳龙’寓意着农作物丰收和土地富饶。从前过年,家家户户都会争相扛龙灯,讨一个好彩头,没想到今天这么受欢迎。”今年63岁的沈大祥是第九批诸暨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弟弟耗时三个月制作了这条巨龙。体会到游客们的热情,沈大祥欣喜于传统文化的归来。
文化能“归来”,在于珍视传统的文脉。今年古城过大年文商旅活动的启动仪式上,新年福酒主题舞蹈、无人机孔明灯、迪荡城市灯光秀等表演一一呈现。迎恩门、城市广场、黄酒小镇三大主题灯会“梦幻联动”,和五湖四海的游客共同迎接新年到来。另外,古城内还再现了“祝福”仪式,迎接福神,共祈来年好运。
“从看景到入景,‘深度体验’式旅游正成为新趋势。”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9.09平方公里的古城中看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将绍兴打造成传统节日风情展示地,也正是让古城形成不易被模仿的城市吸引力、竞争力的一种有益方式。”
促消费
让新春流量有更持续的意义
流量是生产力,消费是驱动力。当年俗年味“跨越古今”,成为新春“爆款”,也“燃旺”了绍兴古城烟火。去年春节假期,越城文旅消费规模跃居绍兴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41.8%。
“爆款”背后,是当地政府的缜密规划与整座城市的共同发力。比如迎恩门风情水街摇橹船场景的设立,引领古城新的乘船方式,乘坐摇橹船的游客排起长队;绍兴大集、水乡年市、乡愁集市3大年集,带动集市、商户实现营业额1342.2万元。人次古城“热力图”红成一片,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消费人群。
今年,银泰与迎恩门商圈联手召开了招商大会,吸引了350家供应商考察,并当场宣布“盒马NB”落地开首店。在古城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的“俄罗斯商品馆”,显然也看好春节前后越城的这波巨大流量。从腊月廿三至正月十五,“茶饮、小吃、酒吧”三条特色街区发布线上线下“过大年”促消费优惠券;金帝银泰、绍兴天地、龙湖天街等重点商圈、街区通过打造一系列促消费活动,让新春流量有更持续的意义。
“文商旅融合发展,要从满足游客的高频需求出发,推动‘食住行游购娱’等业态创新组合,打造多元化、一站式的消费体验场景,构建优势互补的文商旅一体化产业链。”业内人士指出,要把更多好的年味文化符号提炼出来,同时通过营造独特消费场景、消费体验,让消费和体验成为一种主动,产生情感链接,挖掘出消费新增量。
古城若要“不老”,唯有迭代与创新,这是未来的课题。如今,随着“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文商旅活动出圈,为促进越城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打出了一张特色牌。从新年开始,这座城市还有多少未知的美好与惊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