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到底有多少喜鹊? “‘鹊’起杭城”邀您一起找喜鹊、寻宋韵

杭州日报 2025-04-09 18:00:00 5.4w阅
临安微融圈 陈胜伟 记者 管光前

眼下,正是百花盛开、处处啼鸟的时节。值此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来临之际,浙江农林大学自然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咫尺自然等机构发起了一场“寻喜鹊·知杭州”公益活动,以“数喜鹊”为切入点,深入调查杭州市喜鹊的数量和分布特征,并挖掘喜鹊在宋代诗词歌赋、书画佳作中的文化内涵以及宋韵文化地标中的喜鹊意象。

喜鹊自古被视为“吉祥使者”,宋代文人尤爱其灵性。相较于麻雀等常见鸟类,喜鹊因其文化意象与生态价值的双重属性,成为连接古今的生态文化纽带。

在宋代诗词中,喜鹊常被文人墨客用来表达喜悦、期盼等情感,南宋苏轼主政杭州期间,将其视为政通人和的象征,多次在《虎丘寺》《异鹊赋》等作品中描绘喜鹊;绘画中,喜鹊登梅、喜鹊嬉戏等以喜鹊为元素的作品不可胜数;南宋的瓷器,也广泛使用喜鹊纹作为装饰,兼具艺术美感和吉祥寓意……

作为城市生态健康指示物种,喜鹊种群动态也反映着绿地系统的连通性。近年来,杭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是缺乏系统性观测数据,亟需通过公民科学项目建立长期监测网络。

为更好地推进“寻喜鹊・知杭州”公民科学项目,咫尺自然机构还邀请了鸟类学博士、浙江博物馆原馆长陈水华担任项目顾问,联合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地之野、蒋村青年商务社区、融创服务共同推进项目实施。

“我们计划在杭州市下辖10个区,划分5千米×5千米的网格402个,每个网格内设置1-2条长度为1千米的样线展开调查,并建立杭州市喜鹊分布动态数据库,分析城市绿地结构与喜鹊栖息地关联性。” 浙江农林大学自然教育研究中心吴晓华老师介绍道,同时,借助探寻喜鹊的过程,引领志愿者们领略喜鹊在宋代诗词中的意境、绘画上的神韵以及民俗里的韵味,去感受和触摸宋韵文化的独特魅力。

“报名参加的志愿者,我们会组织专业的培训,包括喜鹊及其他鸟类的识别特征、生活习性、观测技巧、数据记录方法等,并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观测装备支持,帮助志愿者更好地完成观测任务。”项目组成员叶喜阳说,该项目将纳入杭州志愿者时长管理,并为表现优秀的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同时对于参与项目的志愿者可优先参与更多有趣的自然科学活动。

“希望借助‘寻喜鹊·知杭州’公益活动,将观测记录汇聚成珍贵的科学数据,为研究杭州喜鹊种群数量、分布规律和生态习性提供第一手资料,助力推动城市生态保护科学发展。”咫尺自然机构负责人张应超说。

目前,“寻喜鹊・知杭州”公民科学项目已经正式启动,4月1日—25日为志愿者报名时间,4月25日—30日将对报名志愿者开展鸟类调查培训,在5月份的任意一天,志愿者可选定至少一条主办方预设的样线,完成调查并提交数据即可,样线长度1千米,耗时约半小时。 

当然,对于报名参与“寻喜鹊・知杭州”公民科学项目的志愿者,组织方希望志愿者热爱大自然,对鸟类充满好奇与关爱;身体健康,能够适应户外观察活动;愿意参加项目组织的培训,学习观测规范和数据记录要求;按时完成观测任务,并提交准确的数据。在调查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将开展以喜鹊为主题的剪纸、风筝、刺绣等文化交流活动,共同学习宋韵文化。

有意向报名的志愿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报名,或联系咫尺自然机构负责人张应超。联系电话:15071855157,邮箱:yingchaozhang9@163.com。

责任编辑:王国辉
审核:陶钰 孙钥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