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是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5月13日,“烟台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5月10日,姜昭鹏与同学乘车赶考,途中同学突发疾病,他果断实施心肺复苏急救,并与网约车司机王涛一起,将同学送医救助。七分钟的生死急救,与死神搏斗,成功挽回了同学的生命。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这种对轻重缓急的清醒认知,比任何考试都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姜昭鹏这一义举给我们带来诸多思考。
这是一次精彩的致青春。在姜昭鹏看来,高考是机遇,是冲刺,可是和抢救生命相比,高考算不了什么。一次高考耽搁了,后面还可以补救,但是如果生命因为耽搁而出现闪失和不测,那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面对生命危险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姜昭鹏展现了中国当代青年的优秀品质。虽然,高考缺考了,但他在人性的考试中得了“满分”。
这是一张特殊的人文答卷。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实际上,人生一辈子时时处处都在经受各种各样的考试,为了考试而考试那是一般的知识能力考试。但面对突然出现的状况,让内心保持温度,怀正义心、聚英雄气,关键时刻施以援手,更突显善行的价值,彰显勇气的分量。欣喜的是这次特殊的考试,姜昭鹏给出了精彩的人文答卷。
这是对冷漠的最好驳斥。“小伙为救同学缺考”体现了高考延伸的道德正能量,也在社会价值观层面,完成了一次足够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护好一人“勇”,激励千千万。让我们共同呵护好救人于危难、助人于紧急的善意,相信崇德向善的种子,一定会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拔节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