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离不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AI基础设施体系)的孵化和支撑。
6月7日-8日,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GAITC 2025)在杭州举办。中科曙光携全栈AI基础设施多项核心成果深度参与本次大会,并携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举办“大模型时代的AI基础设施”专题活动,全方位展示在智能计算、智能存储、智能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
“国产算力要实现突围发展,从单点技术突破向体系化、生态化创新升级是必然趋势。”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李斌表示,中科曙光在长期产业实践中反复打磨形成全栈AI基础设施软硬件产品矩阵,围绕算力的生产、聚集、释放、调度与服务环节,加速各行各业智能跃迁。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曙光长期专注于高端计算领域,先后研制推出了9代高端计算产品,发展到今天,基本形成了从核心部件、计算系统到计算服务的AI产业链完整布局——“曙光AI基础设施”。
据了解,“曙光AI基础设施”分为核心基础、系统设施、服务平台三层架构,每个层面都打造了业界领先的关键模块能力。
在核心基础层,以新一代国产AI异构加速卡打造软硬协同优化能力,探索“算力优化+算法调优”新范式,性能总吞吐量提升120%。
在系统设施层,基于5A级智算中心、ParaStor全闪存储、极致性能的加速服务器、浸没式相变液冷等一系列产品加速产业融合。
在服务平台层,依托曙光云、全国算力网、神玑大模型等承接各行各业AI需求、落地关键场景。
算力、存力与运力始终是AI基础设施的核心,其中存力尤为关键。在现场,曙光存储的两大产品——分布式全闪存储ParaStor、集中式全闪存储FlashNexus引起众人关注。
“曙光存储是中科曙光长期投入的核心技术方向,旨在为大规模计算提供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的存储服务,核心目标是最大化存储介质性能并消除软件性能瓶颈。”曙光存储副总裁张新凤介绍,大模型时代的AI存储架构正在重塑,曙光存储团队基于二十年的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正全力推动这一变革,过去一年里基于“AI加速”需求,持续迭代产品技术打造“超级隧道”,不仅满足关键用户与新兴场景对先进存力的极致需求,同时也引领了中国存储行业的发展,助推AI基础设施升级。
据了解,在AI训练场景中,ParaStor系列可提供190GB/s带宽及500万IOPS,可将GPT - 4级别模型的训练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1周,极致释放AI潜能;FlashNexus通过亿级IOPS、微秒级延迟的全球顶尖性能,极速支持AI推理决策。
随着数智化进程的加速,与云、大模型、数据相关的安全风险与挑战也与日俱增。传统的云上加密方案一般都是在云外部署独立的密码设备及服务,不仅增加了额外的设备成本与网络时延,而且无法满足大模型训练推理过程中,对硬件层、数据层、应用层的全方位、更高级的加密防护需求。
曙光云计算集团首席架构师王琪在演讲中提到,基于“全栈可信,云中生智”的发展战略,曙光云提出了“芯云融合”的解决方案,以国产x86芯片内置的安全处理器为云安全体系的可信根,实现硬件、云平台、数据、应用的安全可信闭环,为大模型全程应用提供全方位加密安全服务。
面向安全敏感的政企客户,曙光云从可信根出发,形成完整的全栈可信云方案,涵盖安全云服务器、可信安全容器、机密计算服务器、融合密码服务、大模型安全沙箱等,同时与一线安全厂商合作,基于大模型构建了智能安全运营服务体系,从平台安全、计算安全、数据安全、传输安全、存储安全到审计安全,全方位为AI大模型的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
站在AI重塑世界的奇点时刻,唯有将产品与行业需求深度耦合,才能让技术的价值落地生根,成为驱动产业跃迁的关键动能。中科曙光将持续完善全栈AI基础设施,助力中国AI产业突破算力瓶颈、生态壁垒与应用鸿沟,以数据为船,以算力为桨,以模型为帆,共同驶向智能时代的璀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