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队名称:“育体弘文・武韵传薪”浙江外国语学院赴多地民族传统体育传播团
指导教师:李志良、崔文娟
学生负责人:陈佳琪
实践主题:第三大类【青访·“五年规划”的美好图景】
团队以“民族传统体育活化传播”为核心,着力破解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播中面临的认知不足、渠道单一与传承受阻等问题。团队通过走进多地的社区、学校及国际场合,开展如“五常十八般武艺”展演、八段锦直播教学、海外文化节推广等丰富活动,有效增强了公众对传统体育的了解和兴趣。同时,团队依托“外语+”优势和新媒体技术,设计IP形象、搭建传播矩阵,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传播,显著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
通过联动非遗传承人、深入民间与国际舞台,团队构建了“传承—体验—传播”一体化模式,不仅助力传统体育项目的活态传承与创新,也推动了中华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认同。此次实践不仅探索出了一条“活态传承+国际表达”的创新路径,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传承使命感,为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与文化“出海”提供了青年智慧和实践范例。
7月8日至8月17日,浙江省杭州市五常街道、丽水市莲都区、天津市武清区、新加坡
当国家级非遗“五常十八般武艺”的刚劲招式遇上浙外学子的“外语+”优势,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个夏天,浙江外国语学院“育体弘文・武韵传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耕民族传统体育活态传承,探索“活态传承+国际表达”的新路径,让这项非遗文化在青春力量的赋能下,焕发出走向世界的蓬勃生机。
7月初的杭州,暑气渐浓,而余杭区五常街道这片孕育了国家级非遗“五常十八般武艺”的土地上,更是涌动着传承的热望。在传承人洪明宝老师的引领下,团队深入五常中心小学文化角、五九纪念馆,触摸这项技艺的历史脉络。洪老师“非遗传承如酿黄酒,老坛不破可添新料”的比喻,生动地道出了非遗传承的真谛,既要守住传统的根脉,更要注入创新的活力。他创新的“小师傅”教学模式,也为团队后续实践注入了源头活水和创新灵感。
团队成员开展访谈
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热忱,7月14日,团队转战浙江丽水全民健身中心,精心打造了一场“五常十八般武艺”主题研学活动。浙外学子自编自演的情景武剧拉开序幕,瞬间点燃现场气氛。随后,“一对一”指导环节成为亮点。队员们化繁为简,耐心教授“青龙探海”、“敲山震虎”等招式。孩子们兴致盎然,迅速掌握要领,脸上写满成就。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表示要把“龙刀招式画下来”,闪亮的眼眸和跃动的身影,印证了教学的成功,更让非遗的种子在童真活力中悄然萌芽、焕发光彩。
团队成员指导小朋友练习动作
前期调研中,团队发现“五常十八般武艺”在省外的认知度较低,如何让项非遗走出地域局限,成为大家心中思考的问题。恰逢“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举办,团队抓住此次契机,在训练馆展示了特色器械“大劈锁”。不同于传统的静态展示,团队创新采用“实战展示+文化阐释”的模式,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招式,队员们同步讲解“大劈锁”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围观人群中不时发出赞叹。来自山东的宋凯同学感慨道:“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就该活在每次运力与切磋中,而不是锁在冰冷的展柜里。”此行,仅让“五常十八般武艺”被更多人知晓,更让浙江非遗的种子,撒向了更广阔的中华大地。
赛场之外,奋斗并未停歇。团队同步推进着“民族传统体育”IP开发与大范围问卷调研。美工组的同学们秉持“守正不守旧”的理念,设计出了灵动可爱的“极锦”(女)和“常武”(男)卡通形象以及系列表情包,为古老技艺注入了青春活力。线上线下回收的问卷数据令人鼓舞:越来越多的人表示愿意通过新媒体平台去了解和接触身边的传统体育文化。
IP“极锦”、“常武”
民族传统体育的宝库中不仅包括十八般武艺的招式技法,更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文化智慧。带着从天津赛场收获的热烈反响,实践团又转向线上直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冠军,学校体育部崔文娟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借助“全民优生活”品牌的支持,团队开启了首次直播教学尝试。镜头前,队员们身着整齐的练功服,以标准规范的动作和清晰易懂的讲解,带领屏幕前的网友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体育的魅力。直播期间,直播间峰值热度一度达到17万,评论区里满是网友的赞叹与互动。2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陈佳琪深有感触地说:“直播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海内外友人都能通过屏幕学习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感受其中的奥妙,这种感觉特别好。”
实践团还迈出国门,部分成员走进了新加坡国际文化节的舞台。团队荣膺本届文化节重要团体奖项——“全球武术推广大使”。该奖项旨在表彰对武术国际化传播作出杰出贡献的队伍,是对团队文化传播力的高度认可。团队设计的IP形象“极锦”和“常武”成为拉近与当地爱好者距离的“文化大使”。开幕式后,就地开展的八段锦教学吸引了不同国家的友人。新加坡学员黎昶炫(Sigfrid)体验后惊呼:“太神奇了!我的背好像被人轻轻拉开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看到各国友人脸上露出惊奇或享受的表情时,23级小学教育专业的郑璐诗感慨:“八段锦从来不止是一套简单的养生功法,它更像一把承载着东方智慧的钥匙,悄然叩开了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大门。”
队员与参与体验的国际友人合照
全球武术推广大使奖杯
正如洪明宝老师所言:“非遗的根深植于中华大地,但其枝叶可以伸展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从杭州到世界,从线下到线上,浙外“育体弘文・武韵传薪”实践团的每一步足迹,都印证着青春力量在激活非遗、连接世界中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