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杭州深夜的一个温暖故事。
9月12日凌晨1点多,杭州站前派出所接到一位小吃店店员报警说,有位老人在店门口徘徊许久,一直不离开。
站前派出所民警于晓峰和辅警李锐很快出发前往。这是一家“桥头排骨”小吃店,做深夜外卖生意。民警抵达时,看到一位老人坐在门口躺椅上,右手握着矿泉水瓶,左手的小面包还没拆开。
一位年轻姑娘从店里走出来,“是我报的警,我刚给这位老人买了水和面包。他在门口转悠很长时间了,说他没钱回家了。”
于晓峰向这位热心姑娘道了谢,转身询问:“大伯,你家在哪里呀?”
老人说:“我住在上海虹口区,我是来杭州找亲戚,找了好几天没找到......”说着,他从包里翻出一张打印的纸,上面写着“上海虹口区XX小区”,这是他住的地方。
“我想回家......我身上只有2块钱了......”老人说。
于晓峰看着眼前的老人,感觉有点面熟,但一下子说不上来。他只能安慰说:“大伯,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帮你回家。”
几位警员陪着老人往城站火车站的方向走。老人随身只带了黑色背包,手机也没有。好在吃了面包和水,人精神状态还可以。
老人的牙齿掉了不少,说话有点漏风,他在路上告诉大家,自己无儿无女,是独居老人。好在社区每天为他提供饭菜,每个月还有一点低保补助,能勉强度日。
“我年纪大了,想来杭州找找很多年没见的堂哥。在杭州跑了几个地方,都没找着人,钱也花光了。”老人说,“今天就一直在火车站附近。买火车票的钱都不够了......”
这时,于晓峰终于想起来了。就在白天,他接到过一个老人晕倒的警情,说是有位老人在街头晕倒,被热心人发现,再被送到市三医院治疗。于晓峰后来跑到医院,看到老人问题不大,就让他签了个字离开。
老人难为情地点点头,说白天自己是晕倒了。
几位警员也一时语塞。大家陪着老人来到24小时营业的人工售票窗口,民警为老人买了一张当天最早出发的车票,41元。
可这班车要清晨7点39分才发车,剩下六个多小时,老人能去哪儿呢?
民警提出,要不要给你开一个房间,休息一晚?老人严词拒绝,说民警已经帮自己很多,不能再添麻烦。
“我在候车大厅休息吧,里面也安全。谢谢,谢谢。”老人说。
于晓峰没再说什么。送老人去候车大厅的路上,他又跑到旁边便利店,买了一桶方便面,又兑了10枚一元硬币,一股脑儿塞在老人的手里。
“大伯,方便面你饿了就吃。这点硬币,你从虹桥火车站坐地铁和公交,应该够了,一定要收好。”
民警又补充说:“火车出发时间一定要记好,如果碰到问题,联系我们,联系铁路工作人员都可以。好好休息!”
老人朝着警员们双手合十,表达谢意。随后慢慢朝着候车大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