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张磊 文 史久阳 图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农村模式”,从湖州安吉到杭州淳安,一个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让人们看到了全新的花香草绿新技术加持的全新形象。最近,又一个新农村的样本,宁波鄞州湾底村通过一本报告文学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改革开放以来蜕变的故事以及未来的雄心壮志。
14日,由红旗出版社出版,杭州著名作家孙昌建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一湾到底是大道》新书研讨会在湾底村举行。来自省市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本书的创作艺术及背后蕴藏的现实意义,专家们指出,该书立意宏远,以小见大唱响了乡村振兴这一时代主旋律,而且架构巧妙,让几十年来的历史脉络生动清晰,在细节处,特别是对人物的描摹鲜活可感。
《一湾到底是大道》以湾底村的发展历史为背景,聚焦脱贫致富的引路人——村党委书记吴祖楣,讲述了他是如何带领湾底村在40多年的历程中,以“穷则思变”“创业万岁”“人民第一”三大口号为思想统领,积极带领村民农业起家、工业发家、生态兴家,摸索探寻出了湾底村在乡村振兴中独具特色的实施路径,最终实现了湾底村的乡村蝶变。
书中,孙昌建以第一人称的参与者的视角来展开叙述,语言平实、幽默而又娓娓道来,讲述了在40多年的历史时间跨度中,湾底村在当家人吴祖楣带领下从一穷二白到实现振兴崛起的过程。“很可能会成为文学史上一个当代新型农民和村支书的典型形象。”浙江省作协创联部主任苏沧桑认为,该书塑造的吴祖楣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破解了报告文学材料化脸谱化的难题,实现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统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浙江省作协报告文学创委会主任张国云评价说,这本书不只是一部热情讴歌时代模范生、反映时代精神的力作,更是一部特色鲜明的非虚构佳构,是对中国乡村振兴、“三农”问题这一世界级难题的一次回答与思考。在举国上下迎接建国70周年的主题出版中,《一湾到底是大道》是一本难得的重头作品。因为该书既对中国“三农”问题何去何从作了精心梳理,又将其置身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叙说。
为了写这本书,孙昌建到村里好多次,但每一次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他也和村里的那些老人们聊天,听他们讲那些陈年往事,并将其视作是一种享受,“因为不知道过去,就无法理解今天,更难以走向明天。”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荣荣评价说,“纸上的湾底,诗性的抒写,作家采访认真细致,对农村有真感情,既是报告,也是文学。”
书中的主人公,湾底村的党支部书记吴祖楣也来到研讨会现场,今年74岁的他一直是村里的当家人,还一直坚持早上六点骑车在村里骑一圈,既锻炼身体又巡视情况,七点半召开村委会布置一天工作,八点正式上班。
他的思维相当清晰,也敢为人先,对这个村子充满着感情,研讨会开到一半,他便告退了,“村里还有两个大项目要开工,我得去看看。”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懈的努力,才让这个村庄有了现在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编辑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