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从天降:观民国紫砂壶大师汪宝根樱桃小包嘴壶有感

杭州新闻 2019-08-21 17:45:00 3.6w阅

文 蔡暄民

晚上我要从巴塞罗那飞回上海,白天正好空闲,本想在宾馆泡杯茶看看书,不料朋友来电话说,有个拍卖会在预展,他看中两件东西,想让我去给他掌掌眼,我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到了现场一看,是场小拍,东西倒也不少,但大多是西洋的工艺品,来自中国的有几件民国的民窑瓷,几个广彩盘,朋友看中的是一对明末清初的青花人物莲子罐。我告诉他没问题,到代的东西。

在迅速浏览中,我被搁在角落不起眼的玻璃柜中一只紫砂壶吸引了,我让服务员把它拿出来看看,一上手,份量明显比感觉中轻很多,说明年久失水所致。打开壶盖,发现壶壁极薄,仿佛稍一用力就会被捏破似的,经验告诉我是件好东西,翻看底款,一方阳刻篆书章镌着“旭斋”两字,我飞快地在记忆库中搜索:难道是民国时期制壶界的汪宝根大师所作?壶盖內有一小方章,果然镌着“寳根”两字,从壶型、包浆和胎料及制作工艺上看必是他的作品无疑,我感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尽量压制自己的失态,用自己也感觉出已变声的嗓音问服务员,“能否现在成交?”因为,正式开拍要第二天下午。服务员连连摇头“no,no”!看来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朋友说如我喜欢,明天他帮我拍下。本来是可以的,但我太喜欢它了,怕他现场作不了主,失之交臂,最后我还是改机票亲自上阵。我的选择是对的,为这壶,第二天竞争异常激烈,事后才知道,有两位藏家是专为此壶飞过来的,我当然志在必得,最后比预估价高出三倍的价钱落槌,那特地赶来的两人边冲着我边摇头边笑,一边还是竖起大拇指!

此壶为民国著名制壶大师汪宝根所作之精品。汪在当时制壶界有“三宝三根”的美誉。所谓三宝,即“李宝珍、汪宝根、陈宝生”。汪宝根早年随伯父、清末名家汪春荣学艺,与壶艺大师吴云根、朱可心为同门师兄弟,1935年,45岁的汪宝根因制成大东坡壶和三友瓶获得芝加哥博览会优等奖而蜚声海内外。他尤其擅长制作樱桃小包口壶而独步壶艺界。他对自己制的壶要求极严,稍不满意即砸碎毁之,绝不让一件勉强之作流传于世,今见到的这把樱桃小包嘴壶上就能领略他那严谨的创作风格,壶身浑圆而饱满,给人圆润温馨感,流畅而熨贴的壶盖,加上灵秀而恰到好处的把手,特别是那富有动感的象俏皮淑女噘起的樱桃小嘴,嘟哝着酷似在亲人面前卖乖。多么富有生动情趣的一把壶呵。应了一句话,“真正的艺术精品是永远富有生命的。”这也使我真正认识到了为什么汪宝根的樱桃小包嘴壶会名压当时制壶界。

更为不同寻常的是,壶上的题刻词画又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 两位不同领域的大师珠联璧合在一件艺术品上,而且,历近一个世纪而完好无损,实属难得!壶身镌刻一位长者仰面观天,手举水缽,正在接住一只从天而降的蝙蝠,边上题曰“清平福来,白石老人造像”,显然是白石的自画像,从老人虬髯的飘拂中已经认出他的面影。像的左脚前刻“白石”阴文印,另一面刻上“福從天降”四字,并落上“丙戌年白石老人”和白石二字方章。白石老人在丙戍年刻上此画像和题上“福從天降”四字,绝非偶然,丙戌年是1926年,这年正是北平国立艺专校长林风眠发现他的才华,聘他为艺专国画教席。也就是说,齐白石从一个民间画师走入国家级的艺术院校大门的开始,他后面的发迹和大展宏图与此是分不开的,有了这跨进最高艺术学府的第一步,才有1928年,又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悲鸿聘为教授的第二阶梯。因此,齐白石凭他敏锐的天赋清楚地感觉到自此开始“福從天降”了,也是宏福降临到了他本来清平的绘画生活中来了。

1926年,正是汪宝根36岁的创作旺盛时期,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两位大师共同创作的艺术精品更弥足珍贵,今观而感之,供藏友分享内心的喜悦。

----------------

编辑 孙乐怡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