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城·杭州志】大爱!杭州48岁男子突然离世,昨天他以另外一种方式“重生”

杭州新闻 2020-02-28 12:08:00 1.5w阅

记者 柯静 视频 俞磊

对于48岁的张先生(化名)来说,2月27日这一天,是他告别家人朋友的一天,也是他以另一种方式“重生”的一天。

12天前,张先生突然晕倒,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脑干出血,双侧瞳孔已散大。病情极其凶险,他不幸没有躲过疾病的致命一击。

2月27日早上7点40分,张先生从浙大二院综合ICU被推出,送往手术室,在那里,他将捐出全身器官(1心脏、2肺脏、1肝脏、2肾脏及1对眼角膜),完成生命的“交接仪式”。

告别,有些“残忍”
 

麻醉手术部与综合ICU间短短的二十米路程,对家人来说,无疑有些“残忍”——特殊疫情时期的告别,没有亲吻、触摸,只有隔着一米的轻声呼喊和极力克制的低声啜泣。

他女儿说:“我爸爸是个很善良、很和蔼的人,对谁都笑眯眯的,别人有什么困难找他,他都是一副热心肠”。

如果不是这场意外的疾病,他可能还会继续与人为善,做一个好爸爸、好丈夫,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他如果知道自己的器官能帮助更多陌生的生命,能继续留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会选择去捐献的。”张先生的妻子含泪说。

疫情期间的移植,手术需要特殊准备
 

只是这场器官移植的等待与准备,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特殊时期,普通就医都尽量避免,手术更存在巨大的院感风险,一旦哪个环节的防控没有到位,后果都可能不堪设想。

更何况,这是一场全器官捐献,接受器官捐赠的患者都是在器官衰竭的状态下,抵抗力远远低于正常人。加上人员复杂、流动性大,更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和交叉感染。

自张先生转入综合ICU,即接受多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在失去救治可能后,医护人员仍每日对其进行核酸检测,予以单间隔离,时刻警惕着疫情风险,”综合ICU黄曼主任说,“为了保护张先生的器官,让移植发挥最大的价值,我们的医护人员为他实行肾脏替代治疗,进行容量管理,稳定内环境,并辅以护肝、补充白蛋白、抗感染治疗。”

生命接力,6人迎来新生
 

对在外省医院一直等待肺源的季先生来说,他的肺已到终末期,每喘一口气都像是生命的恩赐。

张先生捐献的肺,对他来说,就像生存的曙光。

昨天与季先生一同接受移植手术的,一共有6名患者,还有一对眼角膜等器官还没进行手术。

这次6大器官的6台移植手术,将在浙大二院两院区接力开展。

2月27日早上8点15分,滨江院区手术室,手术开始。

2个小时后,器官捐献手术完成,医护人员为捐献者整理好仪容,再次鞠躬默哀。

1
心脏移植

受体是67岁的诸暨人,一位退休职工,20多年前就出现胸闷气急的状况,且反复发作。3年前安装起搏器,帮助除颤。12月31日,病人入住浙大二院,当时已严重心衰、呼吸艰难、难以平卧,苦苦等待移植。幸运地,2月28日等来移植的机会。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爱强团队的努力下,上午10时49分,这颗健康的心脏,在患者胸腔内重新跳动了起来。

今天早上,他已经摘掉了呼吸机,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了。


2
肺移植

吴明肺移植团队为一位肺衰竭的男性和一位患干燥综合征、间质性肺炎的女性患者实行肺移植手术。

其中的女性患者为老年女性,但体重却只有34公斤,由于过度消瘦、胸腔太小,无法接受正常大小的肺移植,吴明教授联合陈静瑜教授将右肺分为两叶,通过反复修饰和精妙的吻合分别移植到患者的左右胸腔。

据吴明主任介绍:疫情之下,器官捐赠更为稀缺,此次能有幸得到捐赠,对于这位老年女性来说,是她存活的唯一希望。我们也要尽一切所能帮助患者。此次肺移植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肺的大小不匹配。在与国内著名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讨论中,陈教授提出了双侧肺叶移植的手术方案。吴明教授联合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将右肺分为两叶,通过反复修饰和精妙的吻合分别移植到患者的左右胸腔。

今天早上,这位女患者已撤除ECMO ,神智清醒。

3
肾脏移植

肖家全肾移植团队为一位30多岁的男性尿毒症患者和一位60多岁的女性尿毒症患者实行肾脏移植手术。

今天两位病人都已经清醒,并可以进食了。

4
肝脏移植

在浙大二院肝胆胰外科,由王伟林教授肝移植团队中的严盛教授、史燕军教授等完成这台手术。等待移植的,是一名38岁的肝硬化患者,来自丽水。下午13时3分,移植手术正式开始。18时50分,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被送至监护室。

今天早上,气管插管已经撤除,超声检查显示,肝脏血流通畅,各项指标都在好转,今天下午将转到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经过一整天的奋战,近19:00, 1心1肝2肺2肾移植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患者被陆续送入解放路院区的监护室与滨江院区的综合ICU,接受后续的密切监护治疗。

这场移植背后,协同作战的有OPO(器官捐献协调员)、重症医学、麻醉手术部、超声医学、检验、输血、病理、临床药学、护理等多学科的医护专家团队,从上午7点到晚上7点,整整12小时,100余位医护人员通力配合,6个生命重获新生!

浙大二院医生介绍,张先生的家人,心有大爱,在做出捐献的决定后,没有反悔,也没有犹豫。

生者如斯,逝者已矣。对于已经寂然的生命,他留下的小小火苗,如同散落人间的点点星光,继续散发着光亮。

他来过、爱过、给予过。

在生命的接力与传递下

我们更加坚信

疫情终将散去

而爱与感动永存

通讯员 方序 周昀洁 童小仙 王意菁

视频摄影 朱俊俊 来鑫萍

编辑 姚容


查看专题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