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稿人语 戴维
做自己
做女人还是做自己?江敏慈的回答是:当然是做自己啦。
“我不赞同女孩子们结婚了就成为家庭主妇,她们应该自强自立,保持自我,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不要因为婚姻或者什么挫折而影响自己的志向,这样一辈子才过的有意思。”
这位B站最年长up主,观念完全不落后于21世纪潮流,甚至比许多年轻女性更坚韧更自立。眼看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已经被物化成了购物节,但节日过后,女性问题仍旧一地鸡毛地摆在那儿。
一个女人应该怎样过好她的一生?七十年前的女性会为了求学而逃婚,会为了志向去荒山野岭工作。即使到了晚年,在失去伴侣后,她仍能找到生活的节奏和活着的意义。这身体力行的一生才是令人敬佩的。
对一个女性而言,做什么“女王”、“女神”都不如认认真真做自己。
—— Hello,Travel ——
“嘿,大家好。现在年轻人都在玩B站(视频网站“哔哩哔哩”),我也想来当一回up主(上传视频的人)。你们说可以吗?可是,我不是年轻人了。”这是2020年4月30日,我在B站发布的第一条视频。
我真的不是年轻人了,我1931年出生,你数数,我今年多大了?
我是怎么知道B站的呢?去年,我孙子在家上网课,我看他经常对着电脑又说又笑,他说在录视频。我说,我也想玩,我在老年大学学过电脑。但孙子不同意,说B站不是你们老年人玩的。
我生气了。我说,你忘了你的小学奥数还是我教的,你别管我老不老。我偏偏不服老,我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敏慈不老”。
孙子只好答应了。我怕他变卦,拉着他帮我录了个视频,配了字幕。4月30日中午发布的,晚上睡觉前我去看了看,已经有几十万次播放。第二天醒来,这个数字变成200多万了。
孙子豆豆帮江敏慈完成拍摄和剪辑
“敏慈不老”在B站的粉丝也涨啊涨,两天破了10万。年轻网友在弹幕上喊话,满屏都是“江奶奶好”,原来这个叫刷屏。
我一共发布了三十几个视频,讲述的都是我的真实经历:怎么逃难、怎么逃婚、怎么求学和工作。
孙子帮我拍视频和剪辑,但怎么剪,字幕怎么加,我说了算。录制前,我提前做好笔记,在饭桌上和孙辈们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拍摄时,稿纸放一旁,我忘词了就瞄一眼。录到后来,放松多了,我也不全照稿纸念了。
江敏慈为录制视频做的笔记和提纲
我讲的这些经历,以前都和家里人讲过,没想到外面的年轻人也爱听,他们还替我做了总结,“奶奶,你的人生经历就像是我们中国社会百年来的一个缩影,你给我们生动地上了一堂历史课!”
—— Hello,Travel ——
1931年,我出生在广州市江高镇江村。我的名字“江敏慈”是母亲起的。
我母亲比较特殊,家里十个男孩,只有她一个女孩,所以特别得宠,念的书比哥哥弟弟都多。可惜,母亲学业没完成就结婚了,婚后有了第一个孩子,就是我。
江村风气开化的早,有医院、教堂还有学校。母亲后来在英国人办的普惠医院工作,她思想开通,不重男轻女,也不要求我裹脚,所以我胆子特别大。清明节上山祭祖,按规矩只能男丁参加。我不服气,悄悄跟着去了,被我爷爷发现,他拿着棍子,撵得我满山跑。
可是童年的欢乐很快结束了。1938年10月的一天傍晚,我和小朋友玩跳房子,正玩得高兴,家里人喊:“快回来,日本鬼子来了!” 那时,村里的青壮年男子,包括我父亲、叔叔,都参加自卫队打仗去了,只剩下老弱妇孺。
爷爷扛着三岁的弟弟,手上拎着荔枝干和龙眼干;母亲背着出生两个月的妹妹,叫我手牵着她的衣服;奶奶拎着包裹,大家慌慌张张,开始逃难。
我们不知道往哪里逃,就跟着前面的人走。慢慢地,天黑了。日本人的飞机在头顶上转,不时有爆炸声传来,人群里哭的哭,叫的叫。我堂姐比我大两岁,是个瞎子,没人背她,她只好自己走。过一个窄桥时,后面的人心急,叫前面快点走。前面的人说走不动,这里有个瞎子。有人喊,走不动就把她推下去吧。我当时伤心地哭了,瞎子有什么错呢?好在大家还是保护了我堂姐。
跑到附近村子的祠堂,我们把稻草捆起来围成一堆,躲在里面。天亮后,祠堂外面有日本鬼子踢哒踢哒在走路,嘴里叽里哇啦叫着,门就踢破了。鬼子拿着刺刀准备往稻草里面刺,大家赶紧钻出来。有人就说,“老总,我们都是好人呐。”
我心里又害怕,又气愤,又无可奈何。鬼子叽里哇啦,拖了两个年轻妇女走了。后来听说那两个人被杀了。我们在祠堂没得吃没得喝,饿得受不了。我母亲、我婶婶年轻不敢出去,我奶奶就说,与其等死,不如回家拿点粮食。
说是回自己家拿东西,其实更像“偷”。因为我们村的自卫队很英勇,打了三天三夜,日本鬼子进不了村。后来汉奸出卖,鬼子才从江村火车站后面打进来。他们对江村人又恨又怕,用铁丝网把村子围起来,还建了高高的炮台。我奶奶还有其他人,只能偷偷从铁丝网钻进去,从自己家扛一点米出来。
我奶奶第三次回去时,刚走进村看见到处是火光,原来所有房子都被日本鬼子烧了。
—— Hello,Travel ——
1943年,我们在四川万县和父亲团聚,我才开始上学(直接上三年级),以前都是母亲在家教我认字。
五年级的一天下午,我们正在二楼的教室上课,突然听见外面很热闹。我跑到走廊,看见街上在游行,人们举着很大的横幅,手里拿着小旗子,喊着口号:“我们抗战胜利啦!日本鬼子投降啦!”
江敏慈的B站主页“敏慈不老”
同学都出来,老师跟在后面,去参加游行队伍,一起喊口号。街上有拥抱的,有跳的,有大叫的,我们都很高兴。回想起逃难的苦日子,又忍不住大哭。这样又高兴又激动,一直到下半夜,天快亮了,我们才回家。那天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小学毕业后,我们全家回到广州,我入读江高镇德基中学。这也是我母亲的母校,是一所教会学校。老师有中国人,也有英国人、新西兰人。学校的课程有文化课,还有手工课,我学会了绣花做衣服和做饭菜。英国老师对我们的英语学习要求很高,哪里不对就要“留学”,到他家去读或者写100遍。但是放学后肚子也饿了,他会做牛扒请我们吃西餐。
江敏慈和初中老师、同学的合影,照片中她穿着白衬衫
第二年,广州解放了。初三那年,除了上课,我们还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学习跳秧歌,打腰鼓,演话剧,做宣传工作,舞动红绸,把新政策演绎出来——宣传土改和货币改换,还有婚姻法。
围观的人议论,“乱套了,这些学生简直瞎说,婚姻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名年仅16岁的女子,被迫嫁给一个32岁的男人,还常被打骂,她苦于没有文化,有口难言。我向她仔细讲解如何办理离婚手续,还帮她写了离婚申请书。
江敏慈(前排居中)初中合影
当时,我父亲失业,家里有7个孩子,4个在上学,生活很困难。我母亲卖了7个金戒指,只够我们读半年书。最后一学期,由物理老师资助我读完了初中。
—— Hello,Travel ——
就在那时,我们邻村从美国旧金山回来了一个华侨老太婆,家里是开金矿的,她回来为儿子找媳妇,要求女孩子有点文化,比较能干。所以,她看中我了,通过媒人到我家来提亲。
对一般人来说,这门亲事求之不得。我爷爷奶奶和我父亲觉得我有救了,他们将来可以依靠我。我奶奶说,某某人嫁给了华侨,家里的神台摆了几大罐猪油。他们没想到我不同意。我的理想是要学科学,要读书,最大的愿望是上大学。
我爷爷说,自古以来儿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家里这么困难,有这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不答应呢?现在没条件读书,你去了美国,以后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对我们家里也有帮助。
我坚决不同意,好在我母亲很支持我。本来我们家准备收人家的彩礼,前一天晚上,我们母女俩又说又哭,整夜没睡觉。天快亮的时候,我母亲给了我一点点钱,我用一个麻布口袋装了一些书,几件换洗衣服和我盖的一床破旧被子,打着赤脚,就出门了。
沿着公路,我背着行李走了四个多小时,到了广州舅妈家。那时,百货公司、宣传队、土改队都在招工,但我一心要读书,报名考高中,想着先考了再说。考的是物理、数学、语文,我的平均分是八十六点几分。
这次运气好,物理和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的语文基础不好,但我爱看小说,语文考的《暴风骤雨》和别的小说知识,我刚好看过。
—— Hello,Travel ——
我被重点高中广雅中学录取,这是张之洞在1888年创办的,在全国名气都很响。报到时,我提出申请助学金,学校说现在的政策偏重于农村的困难学生,你不符合条件。天呐,一盆冷水从头泼到脚了。我去找我的老师,他说我想帮助你,短时间可以,可是时间一长,哪有能力?你想读书,就读师范吧,包吃包住不用交学费,还有助学金。
于是,我去读了广东省第一师范学校的普师专业。但我并不安心,当时规定师范毕业生不能考大学。我不时地打听哪里有更好的出路,除了学习师范的课程,还努力自学高中的物理、数学。
第三年的上学期,我惊喜地在报纸上看到一则通告,铁道部新建的衡阳铁路学校在广州招生500人,但女生只收10%。当时在铁路工作,是铁饭碗,社会上都很羡慕。而且铁路学校更接近我心目的“科学”。
我去报考,顺利考上了。但是我很发愁,我们学校放不放人呢,怎么离开呢?
一狠心,逃!反正逃也不是第一次,我逃婚都成功了。在值日老师的帮助下,我带了简单的行李和换洗衣服,还有一些书,出了校门。
坐火车来到衡阳铁路学校后,学校开大会,宣布分配专业。要是能分到车辆或者机械专业,就合乎我的理想了。结果,我被分到土木工程班。宣布完毕,校长说可能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同学们想学习其他专业,可以写条子申请。
我写了条子表示更愿意到机械专业。过了一天,我接到通知,如愿被分配到机械专业了,那个班本来只有两个女同学,我是第三个。
江敏慈在铁路学校的毕业照,她是机械班仅有的三个女生之一
在衡阳上学第二年,全国大专院校科系调整,我们机械班被调入济南铁路学校。毕业时,我被分配到青岛的四方机场。闲聊的时候,我说,惨了,在济南吃馒头吃怕了,去青岛又没米饭吃。就在那时,西南铁路工程局(中铁二局前身),来学校要20个人。班主任对我说,你不是喜欢吃米饭吗?西南铁路工程局在成都,那里吃米饭,不如你去吧。就这样我转到了西南铁路工程局。
—— Hello,Travel ——
西南铁路工程局是邓小平、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缔造并授予“开路先锋”大旗的新中国第一家铁路施工企业。我参加工作的头一年是在工程局下属的一个机械工厂实习,然后分到局机关的机械处。
1958年,国家有下放干部的运动,我属于三门干部(家门、校门到机关门)。当时川黔铁路开工,需要派人到贵州工地试验和推行水风钻。这是份又脏又累的体力活,还要提前学习当地的少数民族政策,安全隐患又大,甚至传言走夜路时会遇到豺狼。我是机械处里唯一的女同志,主动请缨,觉得是很好的实践机会。
铁路工程需要逢山开洞,逢水架桥。我去参与的工程,是当时被称作“中国最长隧道”的川黔铁路凉风垭隧道,以前隧道打炮眼施工都是用干风钻,灰尘很大,工人打完炮眼出来都看不清脸,只有两个眼珠子在转,所以改用水风钻。水风钻很重,自重有16公斤,还要加水,向上打眼非常吃力。工人们嫌麻烦不愿意用,我每天教他们技术,包括用完以后怎么拆下来清洗、保养、安装。
贵州工地的都在荒山野岭,工人都住工棚,工地没有女工,工人们只能给我在两个工棚中间围个临时的小房间。冲凉得等到多数工人干活的时候,挂个“禁止进入”的牌子,速战速决。施工实行三班制,晚上走路会派个工人跟我一起,并且要带一个棒,千万不能回头看,特别不要去拍别人的肩膀。不管被什么拍肩膀,马上向后抡一棒,那可能是狼。
凉风垭隧道的建设是铁路隧道施工由人工施工到轻型机械化施工的转折点,我坚持了整整三个月,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回到局机关,因为水风钻是当时施工方法的一个新技术,比较出名,我们处长说这个女孩子像小老虎,其他人就跟着开玩笑说我是“小老虎”。
30多年里,我参与修建了川黔铁路、成渝铁路、成昆铁路、川豫铁路、宝成铁路、湘黔铁路、鹰厦铁路……能够出一份力量,参加祖国建设,我觉得很光荣。
—— Hello,Travel ——
求学时我希望能够上大学,但一直没有机会。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已经有四个孩子,而且两个小孩在上高中。我的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后来都上了大学,也算圆了我的大学梦。
1988年,我退休回到广州带孙子。空闲时,我不甘心天天只是吃啊穿啊过一辈子,计划以后和老伴去上老年大学。
可是,1998年,我的老伴走了,才78岁。30岁那年,我认识了他。参加工作后,我订了找对象的几个标准:不要早早结婚,这是母亲告诫我的。对方要为人正直,不要将就。婚姻是一辈子的事,要是失败了,人生会很惨。他姓刘,广东惠州人,学过土建和机械,我们是一个单位的,是同乡,又是同行,生活习惯接近,有共同语言,自由恋爱一年后,就结婚了。
我们一起生活几十年,不管事业还是家庭都很照顾彼此,互相帮助。他最后的时刻,我骂他不讲信用,没有遵守承诺,“我们拿结婚证的时候说好要白头到老,可是还没到老你怎么就要走了?”骂完,我就哭着跟他道歉。
孙子孙女长大了,我也终于走进了老年大学。凡是感兴趣的课程,瑜伽、摄影、电脑、视频设计,我就报名。2013年,女儿给我买了智能手机,我用到哪里就学到哪里,加微信,打车,医院挂号,微信支付,支付宝,我越用越得心应手。
成为B站up主后,我的生活还是以前的节奏。我胃口好,爱吃,所以喜欢做饭,还喜欢打八段锦、太极拳,做十字绣,做衣服,对我手脚和脑筋都是一种锻炼,拍视频不过是我老年生活中多出来的一项乐趣。
去年10月,我去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朗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我希望与年轻人共勉。
我这一辈子,从兵荒马乱的年代,当亡国奴,到新中国解放,再到新中国建设,再到现在中国富强,我经历了很多故事,对国家多少有点贡献,也达到了自己的愿望。
回想往事,有过天真,有过疯狂,但我从不后悔,因为我一直把命运和自由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从我的经历来说,我不赞同女孩子们结婚了就成为家庭主妇,她们应该自强自立,保持自我,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不要因为婚姻或者什么挫折而影响自己的志向,这样一辈子才过的有意思。
这学期,我在老年大学报了写自传的课。如果通过自己的故事让年轻人对过去的社会、对国家的建设有所了解,为后人带来一点启发,那就再好不过了。
完
编辑 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