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码进站、座位随便坐……杭州这条刚升级的城际线让你“坐列车像坐地铁”

杭州日报 2021-03-23 15:08:00 10.1w阅

记者 陈立平

不用买票、刷支付宝进站、座位随便坐……你是否期待过将来有一天,去火车站坐车能像地铁站一样方便?事实上,杭州已经有了这样一条线路。

近日,杭绍甬城际列车票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升级改造后乘客可刷宁波、绍兴两地发行的宁波市民卡、甬城通卡、绍兴通卡、绍兴市民卡及公交卡等储值卡进站,也可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搜索“宁波城铁乘车码”或“绍兴城际列车乘车码”后刷码进站。昨天,记者从宁波出发坐着这趟城际列车经绍兴前往杭州,实地体验了一把“像坐地铁一样坐列车”的感觉。图片

杭绍甬城际线时刻表

杭绍甬城际线全长147公里,停靠宁波、余姚、上虞、绍兴、钱清及杭州南6个站点。下午三点半,记者抵达宁波火车站。宁波站的杭绍甬城际线进站口位于北广场,沿途各处都有明显的标识。进站口门口放着几台自动售票机。记者通过安检后进入候车厅。

宁波站城际线进站口

候车厅面积不大,里面有一个提供纸质车票售卖服务的服务台。一个操着方言的老大爷凑上前,买了一张上虞的车票。售票大姐告诉记者,符合条件的老人、儿童、学生也可以在这里购买半价票。值得一提的是,杭绍甬城际线的票价非常便宜,从宁波到绍兴仅需20元,半价票只需10元。

候车厅图片

杭绍甬城际线票价

趁着等车,记者通过支付宝申领了“宁波城铁乘车码”,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输入注册手机号并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即可。

下午三点四十分,开始检票进站。记者打开乘车码在闸机上一扫,就顺利通过,整个过程跟地铁完全一样。除了乘车码,甬绍两地的市民卡、储值卡也可用于刷卡进站。

过了闸机后,十几米外就是站台。由于宁波站是始发站,列车此时已经提前在站台等候。从外面看,城际线使用的列车长得颇似地铁,每节车厢左右两侧都有三扇车门,白色的车身上写着“阳明号”三个大字。不过,车厢内部倒是“五脏俱全”——每排有四个座位,充电插座、卫生间等设施也一应俱全。跟地铁一样,乘客可以随意入座,每个车厢还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人士设置了一些爱心专座。

阳明号

阳明号内部

下午四点,列车准时出发。相比高铁,城际列车的运行速度比较慢,实际速度大约120公里/小时。眼下正值春季,车窗外尽是碧绿的田野和金黄色的油菜花,风景如画。列车沿途先后经过了余姚、上虞两个车站,每个车站停留仅两分钟左右。车内没有乘务员,也不供应餐食,乘客中老年人为数不少。一位去余姚看女儿的李姓阿姨告诉记者,自己也是第一次坐这趟列车,“感觉挺新鲜的,不用买票很方便。”

下午五点二十分,列车准时抵达绍兴站。由于目前杭绍甬城际线尚无法实现宁波直达杭州,需要在绍兴中转停留四十分钟左右。记者跟随人群走出车站,出站时同样需要在闸机上刷码。走出车站后,记者又从进站口重新进站。与宁波站一样,绍兴站的城际线进站口同样是独立分开的,门口立着“绍兴城际站”五个大字,还有一个高音喇叭不断提醒乘客“这里不是绍兴火车站”。

绍兴城际站

记者在候车厅等候了半小时后,前往杭州南站的S2306列车开始检票。与高铁不同,城际线在发车前10分钟才开始检票,发车前3分钟结束检票,检票时间相当短。和宁波站一样,绍兴城际站也可使用甬绍两地的乘车码刷码进站。

 刷码进站

前往杭州南站的这趟列车叫“兰亭号”。相比“阳明号”,“兰亭号”的座位前多了一张小桌子,舒适度进一步提升。

兰亭号

半个多小时后,列车抵达杭州南站。记者注意到,杭州南站的城际线进站口正对着出站口,具体位置在西广场一层。需要注意的是,从杭州南站坐城际线仍需使用绍兴和宁波的乘车码或市民卡、储值卡,目前暂不支持杭州市民卡。

 杭州南站的城际线候车厅

记者手记:

从宁波经绍兴到杭州,一趟坐下来,记者感触良多。

客观的说,这条仍处于成长阶段的城际线算不上完美——一是运行对次太少,甬绍之间每天仅三趟列车往返,杭绍之间也仅有五趟,且两条线路没有衔接,导致杭州到宁波无法直达;二是运行速度有限,即使扣去在绍兴中转等候的时间,从宁波到杭州也需要两个小时左右,比高铁慢了一倍。图片

然而,这条线路的创新意义却不可忽视。杭绍甬城际线于2018年开通运营,是国内首条贯穿三市运营的城际铁路。其利用既有萧甬铁路富余运行能力,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通城际列车的方式,同样是国内首创。如今,随着这条线路实现刷码进站、地铁化运营,杭绍甬再次携手为长三角铁路运营再探新路。

时至今日,长三角已逐渐成为我国轨道路网最密集、交通最繁忙的地区。沪杭高铁开通十年,每日运行列车从50对增至148对,几乎每隔十来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开往上海,这一运行密度已经接近地铁。随着大量新的高铁线路开通,长三角各城市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人们在列车上花费的“硬时间”越来越短,在车站内候车、买票等花费的“软时间”占比却越来越高。

杭绍甬城际线“地铁化”运营的实践,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期待,在长三角坐高铁都能像坐地铁一样方便。


 编辑 陈立平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