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诞说非遗|《颖搨牡丹凤尾瓶补画——清供瓶有富贵图》

杭州新闻 2021-04-27 10:12:00 11.7w阅

记者 陈友望 

421担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年的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馆长、第五批浙江省暨杭州市非遗全形拓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屠燕治,在该校非遗基地的传拓学堂上给全班同学展示、讲解了一幅:《颖搨牡丹凤尾瓶补画——清供瓶有富贵图》

颖搨,是中国全形拓技艺中,除分纸拓、整纸拓和翻刻拓之外的第四种基本技法。

颍,指毛笔头部的笔毛;搨,摹也,与拓字同音同义。唐代何延之《兰亭记》:“帝(唐太宗)命供奉搨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搨数本,以赐皇太子、亲王近臣。”

颖搨是改用毛笔替代拓包,绘制器物全形。藏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乾隆年《西清古鉴》彩绘本,以及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八幅清晚期黄士陵画的古铜器物,台北国立图书馆在全形拓研究文章的“全形拓的种类”一节中,称其为“彩绘全形”。

实操课堂上,屠燕治在指导学员们传拓琮式瓶

屠燕治展示图中的牡丹凤尾瓶,是当代龙泉窑仿造宋元影青古瓷瓶,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创汇而烧制的,高度50公分。

作品《颖搨牡丹凤尾瓶补画——清供瓶有富贵图》,是屠燕治和民间画家张建明联手创作。在创意和技法上,沿用全形拓创始人、清代西湖六舟(释逹受)的《芸窗清供图——手拓彝器补画》。创作时不仅按原器物1:1大小绘制草图、颖搨器型,还补画了牡丹花卉。这种清雅写实的绘画风格,古代称为“清供图”。

清供图,起源于魏晋,成熟与汉唐,唐宋时期成为文人雅士文化生活一部分,并一直延续到清、民国。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都非常青睐这一绘画形式。清代康熙年间的蒋廷锡、乾隆年间的郎世宁、以及沈俊、金农、郑板桥、任伯年、赵之谦等,民国时期的吴昌硕、 梅兰芳都有各具特色的作品留存于世。

课堂上老师讲述传拓红船的几个要领

杭职院非遗基地师生拓印红船

学员许淑雯完成的红船墨拓本

在当代张震《漫谈清供图》一文中,讲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1945年的抗战刚结束,延安毛主席客厅里也曾挂过一张清供图。画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的儿子沈叔卓所作。画面非常简单,一个茅台酒壶,旁边几只杯子,画上有黄炎培的题诗:

“相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

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

画挂在墙上的第二天,毛主席在这个客厅里接待了前来商讨联合政府事宜的黄炎培。黄炎培看到这张画,心中感慨万千,深深第感到中共对他的尊重和用心。毛主席之所以挂这张画,其实也是代表中共、代表红军向黄炎培深深感谢。国民党报纸曾大肆渲染红军长征过茅台镇时曾在酿酒池中洗脚,消息一出,全国哗然。但黄炎培知红军不可能做这种事,所以才有了这首诗。这是一幅心照不宣且开启了多党合作的清供图。

《瓶有富贵图》,是一幅描述新时代的清供图。瓶寓意太平,牡丹表示富贵,象征太平盛世。我们今天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年,采用非遗技艺绘制的这幅画来表述民众对党领导下奔小康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喜悦心情。 

杭职院非遗基地,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与示范基地”

屠燕治的作品在杭职院非遗馆展出


···杭州日报艺术典藏 ···
编辑 陈友望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