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百名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启动

杭州日报 2021-05-20 13:17:00 6.6w阅

作为“十百系列庆华诞,百万职工心向党”系列活动内容之一,19日,全市工会百名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启动。

从医四十余年,他为三万多名病患带来光明;作为全国金牌导游,他曾用三天时间背下三万字的解说词;她在21岁的那一年成为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冠军……启动仪式后,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姚玉峰;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工匠丁卫松;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工匠余云建;杭州工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获得者石丹等4位劳模工匠分别进行示范宣讲。

“从医四十年,我为三万多名患者做了复明手术,诊治了30多万眼科病人。”在宣讲会现场,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眼科医生姚玉峰教授把自己的职业经历娓娓道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严格的考试,姚玉峰获得卫生部公派留学奖学金赶赴国际一流的日本大阪大学攻读博士。由于出色的专业成绩,他取得三项重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获得提前博士论文答辩的机会。学成之后的姚玉峰多次婉拒导师们的挽留与邀请,立即回到祖国从事一线医疗工作。

1995年,姚玉峰发明了不会发生排斥反应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技术,让数万角膜病患者通过手术恢复光明。该技术被载入国际角膜移植发展史,推广到日本、美国、欧洲、印度等国家。为了把先进的医学技术传授给更多眼科医生,姚玉峰连续11年开办了角膜病学习班,共计7千多名眼科医生接受了角膜病规范培训,相当于全国眼科医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我时刻牢记自己身上担负的医疗服务、医学教育和科研的责任,坚守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情怀,为更多患者送上光明。”姚玉峰教授的承诺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2009年,‘南宋御街’开街在即,我接到竞争解说任务:超过三万字的讲解词要熟记于心的同时还要把御街的空间格局、街巷形态、地名体系和字号门店,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生活重新归整和串联。我花了三天时间,拿下了这个解说任务,带领第一批游客走进这条历史名街参观游览。”余云建是一名来自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也是国家级金牌导游。在演讲中,他这样形容自己对工作的热爱:每每带团走在西湖边,虽然已经解说过千万次,他仍然要求自己带着第一次带团的心情去解说,因为对大部分第一次游览西湖的游客来说,导游的情绪感染力会直接影响游客游览的心情。

 “工作中难免有枯燥和重复的时候,但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何况在美丽的杭州做导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余云建说,这些年杭州的发展让他为家乡由衷地感到自豪,也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自信:“在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喜欢杭州的游客越来越多了,认可导游这份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听了劳模工匠们的宣讲,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不论是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要在工作中学会奉献感恩,满怀热爱,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宣讲活动现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小郭说。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百名劳模工匠进校园”的活动行程,接下来,百名劳模工匠们将走进车间、走进社区、走进工地,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创业创造活力。


记者 何去非 通讯员 汪燕盼 编辑 楼蕲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