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顶级期刊《Nature》刊发突破性成果!国科大杭高院这位博士后厉害了

杭州新闻 2021-07-19 16:06:00 20.2w阅

记者 王厚明 通讯员 姜旭晨

前段时间,国科大杭高院博士后杜娟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论文,在C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属于C类GPCR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之一。目前在人体内共发现了8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1-8),其功能涉及学习、记忆、情绪以及疼痛感知等,是阿尔兹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靶点。然而,迄今尚无靶向这类受体的药物成功上市,因此杜娟和课题组的成员们在吴蓓丽研究员的带领下对其结构与功能研究,对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杜娟说很有幸从一开始就加入了该项研究,她在国科大硕博连读期间,就与导师吴蓓丽一同开启了这场“科研马拉松”,一晃五六年过去了,中间遇到多少次困难和瓶颈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不懈的坚持和团队的力量终于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在杜娟看来,吴蓓丽研究员身上有股“永不放弃”的劲,正是导师对科研一丝不苟、执着奉献的品质激励着杜娟攻克了科研路上一个又一个难关。

从一大早进入实验室,到晚上九十点后离开,一整天都“泡”在实验室是杜娟生活的日常。还记得去年最紧张的时候,论文需要反复修改,杜娟干脆放弃所有休假,连过年也没有回家,和同事们一起铆足干劲、争分夺秒,全力攻坚冲刺。当问起做科研有多辛苦时,杜娟说导师吴蓓丽的话最有感触“科研是相对纯粹的,喜怒哀乐都很简单,当实验按预期获得成功,便能感到很快乐;如果失败,再去寻找新的路径。没有终点,但有无限可能。”

2020年1月,杜娟正式入职国科大杭高院博士后,而吴蓓丽作为杭高院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双聘教授,同时也是教授工作室的首席教授,师徒俩以全新的方式再续前缘。“当初选择杭高院,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有中科院的研究所支持办学,科研实力强大。因为有中科院这条根脉,使得我的研究之路有着很好的延续性。”杜娟说。

入职杭高院,杜娟感觉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她介绍说,杭高院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全方面的,特别是独具特色的“教授工作室制”,每位博士后进站后,都会进入到由一名首席教授、两名青年学者、一名培育人才组成的教授工作室,能享受到来自多位导师的“组团指导”,在多学科交叉、多领域协作的科研氛围中进行科学研究,年轻人往往能获得快速的成长和提升。

惜才爱才育才,除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平台,杭高院提供的生活保障也为像杜娟一样的博士后们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精致装修、拎包入住的loft式博士后公寓,一年30万的年薪加人才补助,还有充足的实验经费也能更好助力科研人员向更深层次领域迈进。“我希望在结束博士后的工作后,可以留在杭州继续做研究,这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特别适合生活和搞科研。”杜娟笑着说。

在今年“七一”前夕,杜娟还向杭高院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党群工作部部长孟庆黎看来,发展像杜娟这样的“高知”党员,是为党注入不竭的“时代力量”,也可以激励更多青年一辈科技报国。



编辑 杨俏颖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