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20时,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正式开幕。重磅开场的《立春》,终场压轴的《放飞和平鸽》,以及各国国旗举旗手和6位冠军组成的奥林匹克会旗护旗手服饰材料,均由杭州上城区本土机构——布料图书馆Textile Library参与创作,用科技创新的布料语言,配合奥组委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
成立于2015年的布料图书馆,是国内首家集定制化研发、档案化收藏、跨界设计应用于一体的新概念面料科技创意中心,为众多国内外时装设计师与一线成衣品牌提供创新面料解决方案,并为商业品牌和设计师、艺术家提供从布料创新出发的研讨交流、展览展示、订制研发。目前,团队研发的原创材料已达4500多种,创办主题展览14场,合作品牌100多个,迎接访客超万人。
冬奥,是布料图书馆埋首5年迎来的彩蛋。自去年4月接到奥组委团队邀请后,布料图书馆组建了“冬奥装备研发创作组”,耗时8个月,经过十几次打样和多轮设计方案修改,在面料、组织,工艺等方面不断研发,直至完成所有表演服的创作测试。
北京奥组委对布料的要求首先是功能性,由于冬季运动特殊气候条件的需求,既要抵御严寒、防风保暖,又要透气透湿、轻便舒适。在上述基础上还要兼具布料的艺术诉求,呈现水墨层次、京张赛区的山形和长城形态,并配合灯光、角度呈现特定的光泽——这对布料制造来说,是极高的原创定制需求。
“我们要保证布料的保暖性,起舞时不易褶皱,出汗时不被闷湿,上身体感轻如羽翼,当鸟巢聚光灯照射到演员方阵时,聚色效果要达到最佳。”布料图书馆主理人马黛霞表示,为此,布料图书馆设计执行创新材料,配合中国独立原创设计师陈鹏对多种材质根据表演需要进行调整优化,通过科学的材料选择和穿搭组合来达到平衡,最大程度满足所有场景下的需求。最终,布料图书馆共有5个原创面料作品呈现于冬奥会开幕式及周边。
每一次修改都是布料图书馆见证科技材料语言向东方美学文本转变的过程,亦是布料从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的最佳展现。比如冬奥会开场节目《立春》,布料图书馆选择高支高密的雅光缎面材质,它拥有弹力却无氨纶纤维,保证表演者的动作伸缩自如,在运动中不易产生褶皱并保持挺括稳定的性能。
据悉,布料上使用特殊定制的纱线,设计如此厚实高密的缎纹织造肌理,是为了保证表演者在冬季户外表演时既保暖又透气轻盈。选用舒适光滑的弹性纤维是为了呈现面料柔软、细腻的的效果,让其在身体动作时会折射出雅致且具有反射力的光泽。这款材料的设计既有其自身散发出来的光感,同时能将鸟巢内的聚光灯效果吸纳并反射出新的闪耀。
450个举杆员方阵身着绿色工装制服,缎面渐变的面料在舞台衬托下宛如大地上茂盛的植物发芽生长,时而呈现出春芽蓬勃生长的形态,时而像是春日里的蒲公英,散落在中国大地……当中国布料遇见冬奥,是科技材料的大放异彩,也是传统美学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