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杭州召开第五十二次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市教育局、拱墅区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施长友通报相关情况:
4月19日0-24时,杭州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其中拱墅区当日新增2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3例为前期无症状感染者转为(上城区2例,钱塘区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例,其中拱墅区和上城区各3例。
3月份以来截至4月19日24时,我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188例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101例,无症状感染者87例。其中余杭区94例,上城区40例,萧山区15例,钱塘区14例,拱墅区7例,临平区5例,西湖区、滨江区、建德市各3例,富阳区2例,临安区和桐庐县各1例。
从目前疫情形势来看,我市疫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外地输入疫情成为主导因素。3月以来,全市累计报告57起独立的疫情,其中40起由外省市疫情风险地区输入引起,占到70%以上。
二是频发、多发的态势没有改变。只要各地间人员正常流动,经济活动往来不停,还是会有疫情传播的风险。
三是不明来源疫情的多点爆发趋势没有改变。奥密克戎传播的隐秘性,发病的快速性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市仍有6起疫情的来源还在溯源中。
一旦疏于防范,放松警惕就容易引发新的疫情,甚至是规模性的疫情。鉴于这几个特点,未来疫情发展的方向非常复杂,公众仍需做好和新冠病毒持久作战的心理准备。
近期,从国家到省市,都在为疫情之下如何保供保畅保民生而努力。我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稳定的工作部署,正在酝酿更加精准、更加有利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控政策。指导思想就是,一方面仍要从严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另一方面要提升疫情防控精准性,尽可能降低防控工作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一是创新措施,灵活有效地防控疫情,在守“大门”“中门”方面做到外防输入严而有序。
二是把握节奏,张弛有度地防控疫情,根据疫情的特点精准把握管控的措施。
三是强化保障,做好精准防控的储备和准备。加大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设备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力度,加快核酸检测基地、健康驿站和方舱医院等防疫场所的建设进度,为应对重大疫情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此外,我们正在想办法探索将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多码合一”的功能,更加方便公众的出行。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各位市民朋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积极主动做好核酸检测和健康申报,服从单位和社区的健康管理,当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只有全民行动起来,自觉遵守各项防控规定,才能最大限度阻断病毒的传播,早日战胜疫情。
问:请介绍一下3月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病例的治疗情况。
施长友:3月以来,根据“四集中”原则,所有病例均收治于我市定点医院。根据国家最新诊疗方案,专家组针对每名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学研判、一人一策、中西医结合、精准施治,特别是针对中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容易加重等情况,建立多学科会诊机制,治疗期间无一例患者转为重症。截至目前,107例患者已治愈出院,剩余的81例多数为无症状,少部分的病例为轻症,病情都比较稳定。
问:昨天通报的病例主要在拱墅区,请问目前拱墅区的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如何,在保障隔离人员的正常生活上有哪些服务举措?
包晓东:1.本次疫情最新情况
在4月19日接到第一例报告后,拱墅区以快制快,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开展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各项工作,确保社会面的风险点及时得到排查、管控和风险不外溢。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学划定“三区”。根据专家研判,科学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在“三区”范围内,封控区人员足不出户;管控区只进不出,确保人不出区;防范区非必要不离区。严格限制人群聚集,非生活必需的室内密闭公共场所全部停止营业。
二是迅速流调转运。认真细致开展流调排查和轨迹追踪,对半山街道阔板桥小区、水榭塘湾小区,石桥街道大润发超市、半山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及时研判,实施管控。
三是落实应检尽检。对“三区”范围内人员赋黄码,并逐门逐户开展排摸,已累计发布核酸检测提醒短信30余万条。在辖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下,我们于19日晚完成第一轮核酸筛查。我们将在“三区”范围内连续四天开展核酸检测,请居民朋友继续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工作,主动参与核酸筛查。届时,将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管控措施。
2.在保障隔离群众生活方面开展的工作
此次拱墅区涉及的“三区”范围较大、人员较多,管控措施给居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在这里要感谢大家对防控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我们也将不断优化服务,提供暖心服务,解决大家面临的困难,尽最大可能保障隔离群众的日常生活。
一是对居家隔离群众提供日常生活必需保障。我们紧急调拨生活物资到街道和社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特别是对封控区内足不出户的家庭,准备了包括肉、蛋、新鲜果蔬等在内的物资包,由工作人员点对点送上门。
二是满足不同人群的紧急需求。对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等特别需要关心照顾的人员,给予必要的帮扶。特别是对就医、救治等需求,设立专班,提供更加高效、便利、及时的服务。
三是做好就学考试服务。防范区内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已于20日(今日)起停课。为不耽误孩子学业,区教育部门已启动线上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此外,针对即将举行的初三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特别设立专门的隔离考点,服务于因疫情被管控的学生。此外还对在集中隔离点或医院治疗的考生,就地设置人性化考场。
下一步将视疫情防控发展态势,对相关举措适时作出调整。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继续扩面检测,查找风险点,做到应检尽检。同时,在辖区范围内增设检测点位,方便老百姓就近就便,实施愿检尽检,提升早发现和早处置能力。
问:刚才提到了因为疫情管控被隔离的一些学生,除此之外,对更多因为疫情被隔离的学生,如何确保他们的学业正常,以及对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我们有哪些服务举措?
高宁:学生的安全和学业前途是千家万户关注的重点。与正常上学的同学相比,因防疫需要被隔离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情绪,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来保障隔离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业正常,一起协助孩子共同渡过这段非常时期。
从教育系统来说,一是要保障我们孩子“离校不离群”。班主任、任课老师、班级同学要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与隔离的同学保持联系,经常性地沟通。
第二是要保障我们的孩子“隔离不隔心”。也就是要确保学校心理教师手机与杭州市心理热线电话24小时的畅通,指导隔离学生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若有需要,随时可以在线接受心理辅导。在这里,我也特别建议学校和家庭要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这个在手机上都可搜到的)、浙江的“之江汇”、杭州的“名师公开课”这些网络资源,通过“生命与安全”“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专题专栏,促进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
第三是要保障我们的孩子“停课不停学”。学校要妥善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保障,按照科学引导、总量控制、劳逸结合的原则,适度、科学地开展线上教学辅导,保护学生视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防止加重学生负担。
在这里可以举杭十四中的例子:目前杭十四中每个教室一体机上都安装了两款会议软件,确保连接方式“双保险”。如果班里有同学隔离在校外,那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在一体机上发起线上会议,学生在隔离点或者在家里就可以通过参加会议,在线上持续、全真地参与班级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此外,学校还专门为隔离的同学建立了微信助学群,所有任课老师在群里完成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教学辅助工作。这里仅举一个学校的例子,其他各个学校也都是在这样部署。
第四是要指导被隔离的孩子坚持运动,适当娱乐。运动不一定是剧烈的运动,可以是简单的室内运动,比如说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等。同时绘画、音乐这些娱乐方式,也是不错的身心调节方式。当然,这个也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配合。
第五是要引导被隔离的孩子做好计划,规律作息。很多焦虑实际上是来源于生活节奏被打乱,所以这个时候就更需要科学地制订学习计划,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把注意力聚焦到学习上来,避免被过多的外界信息干扰。
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对于即将来临的中考、高考,我们会积极地贯彻上级的要求,优化完善考试组织方案。市教育局将加强与卫健、数据资源局等部门的联动,仔细排摸考生的情况,主要就是看有没有异常的状况,然后实行“一类一策”“应考尽考”。所谓的异常情况,一般来说有三类:
第一类是处于日常健康监测期的考生,会要求考生以非公共交通的方式赴考,并且通过专用通道进入正常考点5人以下的考场参加考试。
第二类是处于居家隔离或者是居住地处于封控、管控、防范三个区的考生,将按照考生的管控状态和他(她)的健康码情况进行分类,闭环转运到集中特殊考点参加考试。
第三类是处于集中隔离期的考生,会安排在集中隔离点参加考试。
以上是市教育考试院5个月前组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时的做法,在此也跟大家作一个通报。接下来,将按照市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新变化,及时地研判,及时地调整,及时地通报,同时还会跟卫健、疾控、交通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方案。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以对考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确保考试与防疫的“双安全”。
最后,也借此机会,预祝所有初三、高三学生顺利完成各项升学考试,祝你们在升学大考中取得好成绩!
问:近期通报的病例信息中存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染,请问疫情防控期间,如果家庭成员有发热、咳嗽等情况,他的家人应该注意些什么?
施长友:在疫情防控期间,倡导市民遵守防疫政策,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集,前往公共场所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居环境要保持整洁,通过适时的开门和开窗,保持足够的新风量。当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时,应尽量避免与其家人直接接触;如需必要的照护,则照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如需就医,则应根据当地防疫的要求就诊,做好个人防护,前往开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