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城·杭州志】“我们都是医生,能帮上忙!”登山老伯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幸亏遇上了他们

杭州新闻 2022-05-05 15:46:00 2.9w阅
通讯员 李文芳 记者 柯静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一张山中救人照片在朋友圈刷屏,照片中,一位身穿蓝色休闲服装的年轻人正蹲在地上为老人进行插管抢救,他身边一位黄衣女子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

照片里正为老人施救的是浙大邵逸夫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生吴建雄和他的妻子。5月3日下午,他和家人在萧山区临浦镇诸坞村上山游玩时,路遇一位老伯因呼吸心跳骤停昏迷。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过后,他们将老伯安全送上了救护车,为后续的入院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

“我们都是医生,能帮上忙!”吴建雄是急诊医生,他的爱人及朋友都是解放军903医院的心内科医生。当时,大家看到救护车灯光闪动,一行人立即上前向警察表明身份参与抢救。

现场,两位120医生正在对一个七八十岁、陷入昏迷的老人做心肺复苏,一人在胸外按压,一人用呼吸气囊进行通气。

看到氧饱和度只有百分之六十几并且还在持续下降,吴建雄担心是因为单人操作气道开放不够充分,于是立即上前询问是否可以帮忙扣住面罩。得到允许后,他用双手抬高病人下颌,发现病人舌根后坠挡住了气道,即使两人配合通气也没有效果。

“当时我立刻反应过来这样不行,这个老人必须马上气管插管,一秒都不能耽误。”吴建雄回忆道。

吴建雄介绍说,将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和防止误吸起到关键作用,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抢救的成功与否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据边上的村民介绍,老伯可能是在山上干活时昏迷的,而120医生已抢救20多分钟了。情况已经十分危急,吴建雄当机立断:必须插管。

操作过程中,因为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喉镜发出的微弱光源几乎毫无作用。在瞳孔笔的补光下,他才隐约在漆黑的咽喉里看到病人微微翘起的声门,正准备插管,新的问题又来了——这根气插导管又薄又轻又软,而病人身体僵硬、声门暴露不够充分,更为插管增加了难度。时间就是生命,吴建雄硬着头皮进行插管。

不出所料,软绵绵的导管果然难以进入气道,随着胸外按压,病人口腔里大量的胃内容物返流出来。

他一边用注射器进行抽吸,一边询问周围人能否找到铁丝之类的硬物。所幸有人很快在路边找到了一根铁丝。有了管内支撑,导管被顺利地插进了气道,再次听诊后,确认插管成功。

与此同时,吴建雄的爱人和她的同事们也一直轮流进行胸外按压,大家通力合作,终于稳住了病人的生命体征。

“多亏有你们在,不然真不知道会怎么样!你们都是专业的医生,人多力量大啊!”围观的村民们连连感叹。

直到救护车载着老人离去,村民们才缓缓散开,悬着心的吴建雄也终于长舒一口气。

吴建雄说,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通常是心脏骤停后的4到6分钟,每拖延一分钟,患者的生存几率就会下降10%。长时间缺氧可能给脑组织带来永久性损害,甚至形成植物人状态,失去苏醒可能。全社会提高对心肺复苏、AED等急救措施和设施的普及,能够为挽回患者生命赢得时间,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杨俏颖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