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武林夜市位于龙游路步行街,东邻武林路、西至环城西路,全长300余米,是富有杭州老底子味道的典型夜市。自开市以来,武林夜市在武林街道的支持和指导下,不断提升服务品质,逐步完善市场共治,建立先行赔付新机制,化解消费纠纷,实现了“商业+夜间+文化”融合发展,创建了“1+1+1”模式大于“3”的夜间经济新模式,持续擦共富示范金招牌。
近年来,武林夜市经营摊位数量由45个增加至240个,最高人流量由日均的5000人增长至5万人,商户平均营业额成倍增长,市场经营环境不断提升,深受来杭游客、杭州市民的欢迎。
记者 许卓恒 摄
2015年,在武林街道的牵头搭建下,武林夜市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局,推出了先行赔付机制,每年设立3万元的消费者纠纷赔付金,用于解决消费纠纷。当消费者与摊主起争执时,由市场管理方启动赔付机制,不论对错,先行赔付的服务保障,有效保证了市场纠纷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矛盾第一时间化解,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形成了商户的自我约束力。
2021年2月3日,在武林街道两新工委的号召下,武林夜市成立了党支部。党支部成立后,武林夜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了党员经营户示范岗,推动夜市稳步发展。疫情期间,武林夜市休市不休息,在街道的支持下,夜市党支部推出一系列无疫创建“帮扶计划”,其中包含帮扶金支持、后期摊位费减免、直播辅导、线上销售支持等各项举措,帮助经济困难的摊主渡过难关。
在武林路国际商业中心党群服务驿站内,武林街道为武林夜市专门设立了“红动武林”夜市直播间。直播间开设了线上非遗特色讲座,让夜市摊主在驿站里的直播间线上“练摊”做生意的同时,架起武林夜市形象展示和非遗文化传承的桥梁,武林街道用党群“小”驿站,联动“微”服务,凝聚“大”力量。
日前,在夜市现场做直播的商户日益增多,非遗文化喷漆画创作者姚钢老师就是其中一员。他以油漆为墨,绘制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而他的搭档小郝则根据姚老师的作画过程进行直播,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超过17万人。截至10月底,这个名为“斗魂·喷漆画”的抖音账号已经有237万粉丝,播放量最高的一条视频有4000多万次播放量。武林夜市通过线上线下的“双轨互动”,实现了巨大的经济增量价值和非遗文化传承。
300余米的武林夜市,一头是物质,一头是精神,两头都是积极向上的决心,它装下了武林夜市独有的烟火气,也藏着工匠们携手并进的共富情。
擅画杭州“面鬼儿”(脸谱)的曹志林师傅,是武林夜市的一名“工匠之星”。由于“面鬼儿”色彩明艳,线条流畅,既有北方脸谱画鲜艳明快的表现手法,又有江南艺术细腻柔媚的特点,曹志林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家级艺术展,他的作品也受到不少游客的追捧。一张脸谱,一个精神世界,曹志林说,得益于“匠心夜市”的打造,武林夜市如今已成为手艺人的艺术传播地和创想迸发地,让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共同富裕在精神文化上也能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让我们的灵魂更有归属,是我们追求“共富梦”的最大底气和自信所在。
未来,武林街道将与武林夜市一起,继续深化烟火武林的夜经济特色,打造工匠文化孵化基地,通过扶持品牌、推广品牌、塑造品牌等路径,让更多散落在民间的非遗工匠在夜市里获得成长,让非遗匠人们在生产中传承保护大运河非遗文化,从而真正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