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米多:以阅读之我,品万象人生

杭州日报 2023-04-13 13:34:00 9.3w阅
黄米多

讲述人:黄米多

地区:浙江嘉兴平湖

“遗子以财,不如传之以德。”家风对人的影响举足轻重。于我,家中“耕读修身”的家风让我在儿时便开始阅读,并喜欢上阅读。阅读带给我的,是一种特别的眼光,也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在我家,随处便能摸到一本书,或是注有密密麻麻的笔记,或是包着精美的书皮。

爷爷出生贫穷,家中仅有的书翻烂了、买不起新书就去借来阅读、誊抄。如今,爷爷依旧珍惜那些回忆和其载体,细致保护。奶奶同样喜爱看书,据说她当年的嫁妆就是一箱书,此后无论去哪都舍不得落下。有时联系不上奶奶,想着便知道她一定待在图书馆。爸爸从小寄放在学校职工托儿所,他是在校园书声琅琅的耳习目染中长大,小时就颇爱阅读。妈妈是一名文化工作者,更是手不释卷。

小时我并不喜爱读书,偶尔抢过妈妈手中的书看上一眼,只觉得那些排列整齐、形态各异的蝇头小字好不生趣。我问妈妈为什么喜爱看书,妈妈笑说因为书里什么都有。闻言我又捧起书本仔细翻看,却依旧发现不了,最后像是置气般把书扔下。妈妈见状说到,要用心去看,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读书是很有趣的事情。我只在心里暗暗想着:我不喜欢看书。

直到某天,我不得已跟着奶奶去了图书馆。第一次踏入图书馆只觉得太过安静,不大喜欢。奶奶领我到书桌前坐下,又问我想看什么书,我只是摇摇头。等着奶奶去找书再回来,眼前就多了本色彩斑驳的图书,封面印着“小王子”。大概是被封面吸引,我翻开首页试图阅读,可惜这份好奇过于短暂,之后便是累乏。我转身去看奶奶,见其分外专注。抬眼,四周皆是阅读者,像是只剩我格格不入。

小孩子天性好动,我也不例外,但这过于安静的氛围让我没敢走动,静静发呆又实在无聊,只能转而阅读。手指在行行小字上缓缓移动,倔强地抵着拼音认字。渐渐地似乎融入其中,那些方正的小字块无不生动起来,游走在脑海里,成为各种景象。翻过最后一页,我好像才回到了那张书桌前。回家路上,我似乎能看到小狐狸、小王子呆在路边和我打招呼。刹那,闪过一个阅读如此有趣、图书馆如此奇妙的念头,我央着奶奶下次还要一起来图书馆。在喧嚣城市的安静一隅间阅读,此后就这样无声滋养着我的灵魂。

我与阅读,开篇于家人间的耳濡目染,又在窥见隐秘角落间的万种生活后变得深刻。起初阅读对我来说更多是倾听他人故事,而那些故事,或在历史长河,或在虚拟世界。直至某天,我翻开了柴静的《看见》,强烈意识到,书中的故事即是现实,也曾在当下时空发生。

从我出生至今,所见所感不外乎温馨美好,偶有烦恼也稍纵即逝,没有近距离经历过书里那些故事。有些书读来让人专注自身,学会珍惜、坚持与明理,还有些书读来让人跳脱自身,在原有生活边界之外凝望世界。无疑,《看见》属于后者。阅读《看见》的时候,我一边相信着故事的真实,一边又感到疑惑。居住在同一时空、同一片土地的我们,生活竟如此不同。伏尔泰所言“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大概就是这样。

一本《看见》读完,我的心灵深受触动。在这之后,我习惯找寻人物特稿阅读,也更多注意那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无数遥远却又咫尺的情感,渐渐搭起由“我”走向“世界”的桥梁。我依旧喜欢旅行,依旧热爱阅读,只是不同在于,因为更想要走近各地人们的真实生活,因为更想要刻画出现实世界的丰富色彩。

值得幸运的是,受到“好读书”的家风影响,我在小的时候便喜欢上阅读,之后更是由阅读爱上“悦”读。读书伴随着我成长,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我在脚步未能丈量的远方漫步。我曾在阅读中回望伟岸灵魂,也将在阅读中探测世界广袤。

责任编辑:张磊
审核:戚珊珊 韩斌
查看专题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